养血理气调经汤养血理气,调经止痛
组成:地黄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芍药10克,丹参15克,鸡血藤30克,元胡10克,香附10克,怀牛膝15克。
功能:养血理气,调经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诸症,症见经来腹痛,经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等。
用法:每付中药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每付煎煮2次,取汁混匀分早中晚3次于饭后30-60分钟左右温服,每天1付,7天为1个疗程,于每次月经经前1周开始服用,经来即停药。经期前后宜舒畅心情,规律作息,避免劳累,注意感冒。
方解:本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四物汤加味化裁而成,方中归、芎、地、芍四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润燥相得,补血养血而不滞,活血行血而不破,为妇人养血调经之良方。其中地黄一药,偏于热者用生,偏于虚者用熟;至于芍药,偏于行血凉血者用赤芍,偏于和血养血者用白芍;当归量小可养血,量大既可活血化瘀,又能引血归经以止血,且兼润肠通便之功;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功能行气活血,祛风止痛,其性善动不善守,于四物汤中而尽显其灵动活泼之性;四药相伍又极尽四物汤变化之妙。丹参、鸡血藤为笔者常用经验对药,丹参其性偏凉,功能活血通经,祛瘀止痛,自古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美誉,鸡血藤其性偏温,功能补血活血通络,二药合用,寒温皆宜,攻补兼并,其性和平,更助四物汤养血活血调经之功;元胡者,李时珍谓之“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其止痛之力尤强,为止痛要药;香附功善舒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本草纲目》言其“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牛膝既能活血以通经,又能引药力及瘀血以下行,且兼补肝肾之虚,一药而多用。全方诸药合用,共奏养血理气,调经止痛之功。
临床运用:若见经前乳房胀痛较甚而属肝郁者,可酌加柴胡、青皮、枳实、玫瑰花舒肝以理气;若见腹部刺痛,经来色暗或夹血块而属血滞者,可酌加桃仁、红花、卷柏、王不留行活血以止痛;若见经来燥热,舌红口渴而属肝郁血热者,可酌加丹皮、栀子、黄芩、郁金舒肝以清热;若见经来腰酸腰痛而属肾虚者,可酌加杜仲、续断、补骨脂、巴戟天补肾以强腰;若见月经愆期或多月不行欲闭者,其轻者可酌加柏子仁、山楂、鸡内金,其重者可酌加老鹳草、决明子、穿山甲通经以下血;若见经来痛甚,甚则呕逆汗出,偏于血实者可酌加蒲黄、五灵脂、乳香、没药,偏于宫寒者可酌加吴萸、干姜、肉桂、小茴香,偏于气滞者,可酌加乌药、木香、槟榔、川楝子;月经量多者,可酌加阿胶、艾叶以止血;月经量少者,可酌加泽兰、益母草以通经。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养血理气调经汤 养血理气 调经止痛 月经不调 经来腹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益气固本汤加减用于肿瘤术后调理 下一篇:无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