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张仲景用龙骨、牡蛎经验

张仲景用龙骨、牡蛎经验

龙骨、牡蛎是临床常用药,二者均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收敛止涩的作用,经常配伍应用。

龙骨牡蛎是临床常用药,二者均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收敛止涩的作用,经常配伍应用。然观临床医家配伍用量每多等量施用不计其异、剂量增减颇无章法,失仲景本意,虽用经方而其效难显。

龙骨、牡蛎功效

龙骨见于《本经》上品,原文载:“主心腹,鬼注,精物老魁,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齿主,小儿大人惊痫瘨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杀精物。久服,轻身通神明,延年。生山谷。”龙骨为兽骨深埋日久而成,其生于山谷之间,得阳气而化物,其味甘涩,《中药学》谓其性平,实其性微温,故而后世医家阳痿之疾屡用龙骨。龙骨归心肝肾,入少阴经,取象比类,属阳药范畴。牡蛎亦属《本经》上品,原文记载:“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一名蛎蛤,生池泽。”牡蛎为介质之属,生于池泽,潜伏于潭泽泥沼中,秉阴气日久,其味咸性寒,归肝肾经,入少阴,取象比类,属阴药范畴。谷松教授认为二药阴阳之异,与生长环境一水一陆相关。少阴分心肾两脏,心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上居于胸,能行阳令而制阴于下,心阳不足,坐镇无权,君令不行,则肾不安位,水火冲逆于上,变生诸症;肾属水,为阴中之阴脏,水火之脏,居于下焦,能引阴水上济,壮命门而温五脏。龙骨入手少阴心、牡蛎入足少阴肾,二者之别明矣。

伤寒杂病论》应用龙骨、牡蛎规律

《伤寒杂病论》一书共见牡蛎方15次,龙骨方8次,二者合用方6次。牡蛎龙骨合用见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风引汤5方,其中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一方《伤寒论》《金匮要略》皆有记载。《伤寒杂病论》中对牡蛎龙骨合用等量配伍的有三首方剂,其中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用药量最大为三两;而二者非等量配伍中,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用量最大,其中牡蛎五两,为《伤寒杂病论》牡蛎用量最大方。

通过研究张仲景用方总结二药应用规律可见,烦躁、惊狂、卧起不安,多二者同用;胸胁满微结、胁下痞硬、心悸、口渴、水气不利多选牡蛎;惊狂、阳虚亢而无制、心神涣散,多选龙骨。张仲景对龙骨、牡蛎颇具特点的比较应用见于《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篇,原文载:“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牡蛎汤,治牡疟”。其中牝、牡二字最能体现二药之异,牝属阴,牡属阳,多寒者牝疟,龙骨阳药治之;多热者牡疟,牡蛎阴药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执简驭繁之理,在张仲景书中屡见不鲜。张仲景立法组方虽圆机活法,然不离“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大旨。

《伤寒论》载:“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伤寒脉浮,病为在表,误以火劫迫汗出,导致“亡阳”。心为阳脏,主神志,汗出过多心阳随汗外泄,阳虚不能养神,心神浮越不敛,惊狂、卧起不安诸症,以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中牡蛎、龙骨潜镇浮越神气,然此病属阳虚神气涣散,重用龙骨温复心阳,镇惊制亢。《金匮要略》载“风引汤除热瘫痫”,山东中医药大学陶汉华教授认为方名风引汤是以主治证候命名,风引即风痫掣引,即抽搐,其主要病理是发热,故本方主要作用首先是祛热,方后注也载“除热方”。且清代叶天士有“阳化内风”说。《临证指南医案》载:“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方中龙骨牡蛎镇潜阳气,然据病而设必以敛阴潜阳清热为主,故牡蛎量更胜。

古人云“经方不传之秘在量”,仲景用药精于考量,服药量因病而异,重视药之偏颇所长。今人学习经方也应遵循仲景之法,不可浮于表面,但取大意,而疏于剂量,须知药证相对,效量相依。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龙骨  牡蛎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收敛止涩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膜原无处不在,无所不行        下一篇:肠癌瘘口炎的防治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