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为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干预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率逐年提升,死亡率逐渐下降。一般来说,介入手术也就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心肌梗死恢复缺血组织供血供氧的最有效方式。通常认为,心脏梗死相关动脉血管再通了,心脏冠状动脉闭塞也就治好了。但实际上,闭塞血管的再通未必能真正实现心脏组织血流恢复灌注。心脏血管闭塞后,心脏冠脉微循环障碍会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增加。因此,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完整性,以及心脏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流灌注,才是心脏治疗成功的真正标准。新近的研究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微循环障碍与心脏血管无复流、慢复流、冠脉痉挛、心肌顿抑、冠脉微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有关。
近年来中医学在此领域也做了大量的系统研究,临床运用获益明显。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为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干预,并且具有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可以预防和延缓心梗后心衰。《急性心梗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推荐心肌梗死后伴有心功能不全、心衰患者,气虚血瘀患者,可以使用天士力芪参益气滴丸。芪参益气滴丸可以进一步提高心脏功能,改善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心衰的发生发展。而且安全性好,与西药共同使用安全有效。
芪参益气滴丸是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油经科学配伍,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精制而成的现代中药滴丸剂型。经国内外上百篇文献证实其具有改善心脏微循环、提高心脏功能的治疗效果:1.芪参益气滴丸重用黄芪,取其大补元气,显著提高心肺功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气短、乏力、胸痛、胸闷等多种临床症状;2.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3.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4.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增加心肌收缩力等。这4种中药配伍,可起到多重作用,对于改善心脏梗死后微循环障碍效果良好。且黄芪、丹参、三七均为上品中药、药食同源,安全性高,最适合长期使用,也可以和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心脏疾病,进一步提高疗效。芪参益气滴丸作为益气活血中药的代表药物,已经收录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梗、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疾病。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寿命的延长,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已成为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占心衰发病原因的40%~60%。1/3的急性心衰患者曾发生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衰的患者大多处于高危状态,早期死亡率及长期预后较无心衰患者明显更严重。心梗后有多重因素参与导致发生心力衰竭的发生,如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纤维化、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炎症因子大量释放等。
如何预防或延缓心梗后心衰的发作?首先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生活方式干预、戒烟,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均可延缓心衰发作并延长生存。其次是及早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可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对预防或减轻心衰的发生有重要作用。而积极有效地纠正缺血是心梗后心衰的预防前提与根本,阻断或延缓心肌重塑是预防心梗后心衰的重要环节。主要措施有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
中医药治疗心肌梗死为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干预,可以预防和延缓对心梗后心衰。《急性心梗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推荐心肌梗死后伴有心功能不全、心衰患者,气虚血瘀患者,可以使用天士力芪参益气滴丸。芪参益气滴丸可以进一步提高心脏功能,改善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并防治心衰的发生发展。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心肌梗死 芪参益气滴丸 心功能不全 心衰患者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小青龙加石膏汤外用灌肠治疗小儿外感 下一篇:健脾化湿、软坚散结治胃癌术后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