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M --> 猕猴桃

猕猴桃

猕猴桃用于解热;止渴;健胃;通淋。主治烦热;消渴;肺热干咳;消化不良;湿热黄疸;石淋;痔疮。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拼音名】Mí Hóu Táo

【英文名】Chinese Gooseberry, Kiwifruit

【别名】藤梨、木子、猕猴梨、羊桃、阳桃、大零核、猴仔梨、大红袍、杨桃、绳桃、金梨、野梨、山洋桃、狐狸桃、洋桃果、甜梨、毛桃子、毛梨子、野洋桃、公洋桃、鬼桃。

【来源】

药材基源: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采收和储藏: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采摘成熟果实,鲜用或晒干用。

【原形态】猕猴桃 藤本。幼枝赤色,同叶柄密生灰棕色柔毛,老枝无毛;髓大,白色,片状。单叶互生;叶柄长达6cm;叶片纸质,圆形、卵圆形或倒卵形,长5-17cm,先端突尖、微凹或平截,基部阔步楔形至心脏形,边缘有刺毛状齿,上面暗绿色,仅叶脉有毛,下面灰白色,密生灰棕色星状绒毛。花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叶腋;单性花,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萼片5,稀4,基部稍连合,与花梗被淡棕色绒毛;花瓣5,稀4,或多至6-7片,刚开放时呈乳白色,后变黄色;雄蕊多数,花药背着;子房上位,多室,花柱丝状,多数。浆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3-5cm,密生棕色长毛,有香气。种子细小,黑色。花期6-7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地林间或灌丛中,常绕于他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陕西、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

气候土壤:喜温暖潮湿环境,常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0℃以上、相对湿度70%-80%,年降水量1000mm的阴湿隐蔽的森林边缘荒坡、灌木丛中,气温8℃惟上开始萌发,低于8℃,则受冻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宜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砂质壤土。

栽培技术 用种子、扦插、分株繁殖。种子繁殖。种子繁殖:9-10月采充分成熟的果实,选果大、端正、味好、无病虫害果实,经后熟一段时间后,洗出种子阴干。种子需低温打破休眠,沙藏2-3个月取出播种。也可秋播,次年春出苗。育苗地要求土壤疏松,施足基肥,深耕细耙,作1m宽畦,3月下旬播种,将混细沙的种子均匀撒播或条播,覆细沙土,喷水,保持湿润。扦插繁殖:绿枝扦插法,6月上旬选中组织充实良好新梢,剪留3个芽,基部剪口距芽3cm处剪断,下部剪口用快刀削平。每支插条大叶留1片,小叶留2片,最好用萘乙酸钠2×10-4-5×10-4液浸3-4h后扦插。插订深翻施肥,铺干净河沙20-25cm,充分灌水,等水渗后按行株距20cm×8cm扦插,1个月左右开始生根。根插,早春挖取直径1-2cm粗细根,剪成10-15cm长,平埋苗床中,覆土5-10cm。压条,5月上旬选生长旺盛当年枝条,基部环剥3cm左右然后用蘸2×10-4-5×10-4的萘乙酸钠溶液的脱脂棉,将环剥部分包起来,3h后打开,埋入土中深10-15cm,促进生根。分株繁殖:在春季萌动前将优良植株根苗刨出,把连带的根切断分别移栽。

田间管理 搭2cm高荫棚,有斜、平顶2种,架长5cm,高1.8-2m,柱间距4m×4m,每1m,以利爬蔓,冬季1月份,夏季7月上旬剪除基部徒长枝。8月下旬进行枝条摘心,5-7月追施尿素或人粪悄2-3次。全年注意灌水,深秋至入冬前灌水1-2次,土壤解冻后春灌2-3次,每年松土除草3-5次。中耕以浅耕为宜,寒冷地区注意防霜冻。

【性状】性状鉴别 浆果近球形、圆柱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4-6cm。表面黄褐色或绿色,被茸毛、长硬毛或刺毛状长硬毛,有的秃净,具小而多的淡褐色斑点,先端喙不明显,微尖,基部果柄长1.2-4cm,宿存萼反折;果肉外部绿色,内部黄色。种子细小,长2.5mm。气微,鼓掌酸、甘、微涩。

【化学成份】猕猴桃果实含猕猴桃碱(actinidine),玉蜀嘌呤(zeatin),9-核糖玉蜀嘌呤(9-ribosylzeatin),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素-8-甲醚(questin),ω-羟基大黄素(

|<< << < 1 2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  消渴  肺热干咳  消化不良  湿热黄疸  藤梨  木子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猕猴桃        下一篇:蘼芜

>> 返回中药词典M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