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柴胡
【拼音名】Yín Chái Hú
【英文名】RADIX STELLARIAE
【来源】本品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 var.lanceolata Bge. 的干燥根。春、夏间植株萌发或秋后茎叶枯萎时采挖;栽培品于种植后第三年9月中旬或第四年4月中旬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5~2.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浅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从砂眼处折断可见棕色裂隙中有细砂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
栽培品有分枝,下部多扭曲,直径0.6~1.2cm。表面浅棕黄色或浅黄棕色,纵皱纹细腻明显,细支根痕多呈点状凹陷。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几无砂眼。折断面质地较紧密,几无裂隙,略显粉性,木部放射状纹理不甚明显。味微甜。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至10余列。皮层较窄。韧皮部筛管群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射线宽至10余列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以射线细胞中为多见。
(2)取本品粉末1g,加无水乙醇10ml,浸渍15分钟,滤过。取滤液2ml ,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蓝微紫色的荧光。
(3)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A)测定,在270nm±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甘,微寒。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虚热,除疳热。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备注】
(1)退热而不苦泄,为清虚热的要药,常与青蒿、地骨皮等药同用。
(2)《全国中草药汇编》中银柴胡原植物与《中国药典》不同。《全国中草药汇编》的记录如下。
原植物英文名:Stellaria gypsophiloides Fenzl.
原植物中文名:银柴胡
附注:有些文献以同属植物狭叶歧繁缕Stellaria dichotoma L. var.lanceolata Bge.的根为银柴胡是鉴定上的错误。
【摘录】《中国药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银柴胡 山菜根 马踏菜根 虚劳 蒸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