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粥主治泄泻、痢疾
【来源】《寿世青编》。
【配料】茯苓粉30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把粳米淘洗干净,入锅加水煮粥,粥将成再入茯苓粉,煮熟即可。
【功效】健脾安神、利水渗湿。
【适应证】脾虚泄泻,神疲乏力,消化不良,心悸失眠,水肿,痰多,消渴,食欲不振,慢性精神分裂症,肿瘤的辅助治疗。
【食法】每日分早晚2次服食。
【食疗漫话】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主要产于安徽、湖北、河南、云南等地。又称伏灵、松苓、伏苓、茯兔、云苓。以体重坚实、外皮呈褐色而略带光泽、皱纹深、断面白色细腻、黏牙力强者为佳,以云南所产茯苓品质较佳。茯苓的黑色外皮,称为茯苓皮;皮下赤色部分,叫作赤茯苓;内部白色部分,叫白茯苓;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为茯神。茯苓菌核的这四个部分功效各有不同,用于茯苓粥的茯苓是用白茯苓。《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茯苓若入煎剂,其切作块者,终日煎之不透,必须切薄片或捣为末,方能煎透。”茯苓煮粥宜用粉,所以《本草纲目》改名为茯苓粉粥。茯苓是古代道家、养生家重要食饵品之一,《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道家服食的方法是:将白茯苓捣筛,用熟绢包好,放在米饭上蒸,米熟即止,晒干再蒸,如此三遍。然后加牛乳,在铜器中微火煮如膏。每日用竹刀割取,随意吃饱,可以辟谷不饥。也有将白茯苓和蜜制茯苓酥,或白茯苓浸好酒百日后服食,称有延年耐老之功。关于茯苓的功效,《本草衍义》说:“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医宗必读》:“益脾胃而利小便,水湿都消;止呕吐而定泄泻,气机咸利。下行伐肾,水泛之痰随降;中守镇心,忧惊之气难侵。保肺定咳嗽,安胎止消渴。”因此茯苓的作用可概括为健脾、利尿、安神。茯苓主要含B-茯苓糖(约占93%,水解后其98%转变为葡萄糖)、三萜酸类化合物(茯苓酸、松苓酸、层孔酸等),尚含蛋白质、卵磷脂、脂肪、胆碱、麦角甾醇、酶、腺嘌呤、果糖、蔗糖、葡萄糖、组氨酸、无机盐、树胶等。药理研究表明,茯苓煎剂能促进钠的排泄,有利尿作用。茯苓多糖对S180抑制率高达96.88%。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低胃酸。100%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呈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有使兔血糖先升高后降低的降血糖作用。茯苓煎剂对小鼠有镇静作用。茯苓多糖衍生物能显著增强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拮抗免疫抑制剂(乙酸可的松)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抑制作用,并使荷瘤动物低下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恢复正常。临床报道,用茯苓60克水煎,每日1剂,连服3个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53例,结果痊愈3例,显效11例,好转16例,无效23例。药理实验证实了茯苓的利尿、安神、健脾作用,同时提示茯苓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治疗癌症的作用,目前已作为各种肿瘤的辅助治疗。茯苓粥载于多种医书,最早见于《圣济总录》,用于产后无所苦,欲睡而不得睡。《寿世青编》治脾虚泄泻,又治不寐。《本草纲目》、《粥谱》用作清上实下,义同《寿世青编》。目前根据现代研究成果,适应证的范围已有所扩大。茯苓味甘淡性平,补泻兼行,但有虚寒精滑、久泻完谷不化者不宜服食茯苓粥。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泄泻、痢疾 茯苓粥 健脾安神 利水渗湿 脾虚泄泻 神疲乏力 消化不良 心悸失眠 茯苓粉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菱粥主治泄泻、痢疾 下一篇:薯蓣芣苜粥主治泄泻、痢疾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