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膏药灸
【概述】
艾条隔膏药灸法,又称隔药膏灸法,是现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艾条隔物悬灸法。它是将含有某些中药的软膏或膏药作为隔物,以艾条进行间接灸疗。本法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临床上应用的报道开始遂渐增多。早期仅用市售的成品膏药,随着实践的增多,针灸工作者根据穴位和病证特点,在膏药中加入药粉,以增加疗效。近年来,则进一步据所治病证配方研末或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软膏或膏药作为隔物。当然,其适应范围及确切疗效还有待更多的临床实践来证实。 另外,须要一提的是在我国古医籍中,也载有膏药灸法,如代灸膏、替灸膏、外灸膏等,有类似之处,但它们实际上是贴敷灸,属非艾灸法,所以又有截然区别。关于膏药贴敷灸法,将有后面章节中详细介绍。
【操作方法】
膏药选择:用于隔药膏灸的膏药,一般分为二大类。
1、胶布类剂型的膏药。可选用市售成品,如伤湿止痛膏、紫草膏等。如因病证需要,亦可据症配方研成极细末,粘附于膏药或普通医用胶布上,备用。
2、中药软膏类剂型的膏药:又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市售成药,如金黄膏,华佗膏等等;另一类为据病证配方,或将配方药物研制成极细粉末,或以水提法、醇提法,将提取物浓缩成膏,加入软膏基质,制成中药软膏,备用。
具体操作:本法多选病灶或痛点为施灸穴区。选准穴位,以70%的乙醇消毒如为隔胶布类膏药灸,可根据病灶或痛点大小、多少,剪取1块或数块胶布膏药,粘贴于穴区。点燃艾条施灸。一般用温和灸法或回旋灸法,急性疼痛或痈疽等,可用雀啄灸法。如胶布烘焦发硬,可另易一张再灸。每次灸10~15min,每日一次。灸毕,取掉膏药;亦可保留膏药在穴区,至第二日灸时,更换新膏药。
如为隔中药软膏灸,可将中药软膏适量涂于穴区,成圆形,直径2~3cm左右,厚度约0.2~0.5cm。以艾条行温和灸或回旋灸为主。亦可根据药膏或症情的不同,采用小或中壮艾炷粘附其上施灸。患者觉烫,即以镊子夹去。另易一炷。灸毕,可依据不同情况,或复以消毒纱布,保留一段时间;或将药膏拭去。
上述方法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主治病证】
目前临床上已用于急性扭挫伤、慢性肌肉劳损、痈疽、冻疮等病证。腰椎间盘突出症、肝硬化、白癜风等病证的治疗。
【注意事项】
1、对胶布膏药过敏者,慎用本法。或灸后即撕去,不予保留。
2、隔药膏灸法,由于药膏富含油质,遇热易于溶化,施灸时应特别注意避免灼伤。隔胶布膏施雀啄灸时,因胶布膏药较薄,要注意避免烫伤。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隔膏药灸 急性扭挫伤 慢性肌肉劳损 痈疽 冻疮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肝硬化 白癜风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