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脐疗 --> 脐疗临床 --> 腹胀脐疗方

腹胀脐疗方

厚朴、枳壳各1克。研为细末(或用姜汁、黄酒调)。敷跻,每周换药1次。用于各种腹胀。

1方(厚枳散)

【药物】厚朴枳壳各1克。

【制法】研为细末(或用姜汁、黄酒调)。

【用法】敷跻,每周换药1次。用于各种腹胀。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备注】肝胃不和者加香附0.5克;脾胃虚寒者加用生姜汁调膏;寒邪腹胀加用生姜汁、葱汁调膏;郁证腹胀加柴胡0.5克;痰饮腹胀加香附、半夏、获笭各0.5克,生姜汁调膏。

2方

【药物】公丁香肉桂苍术各适量。

【制法】研细粉。

【用法】贴跻。用于胃肠及肝胆慢性疾病所致的腹胀、腹痛、纳差、大便异常等症。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3方

【药物】鲜艾叶、鲜竹沥嫩叶各50克,茶油10克,盐少许。

【制法】前2味药捣碎,加入后2味药炒热。

【用法】敷跻。用千中毒性消化不良腹胀和腹腔手术后腹胀。

【疗效】治疗中毒性消化不良腹胀20例,腹腔手术腹胀5例,均获满意疗效。

【出处】《广西中医药》。

4方(苍桂散)

【药物】苍耳子50克,肉桂25克,丁香10克,木香15克,细辛50克,吴萸25克,白芥子30克,罂粟壳20克。

【制法】共研为细末。

【用法】取药粉适量,酒或水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穴,外盖铝纸、纱布,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

【疗效】此方对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虚寒性腹胀、溏泄、便秘,疗效满意。一般在贴药后3—5天可愈。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5方

【药物】冰片0.2克。

【制法】研为细末。

【用法】纳入神阙穴,胶布固定,并用松节油(或热水袋)热敷,或艾卷灸15~30分钟,每日换药1次。

【疗效】治疗9例因肺炎合并心衰、应激性溃疡病、肠炎合并重度脱水、病毒性脑炎合并脑水肿等病并发重症腹胀,均在6~12小时内缓解。一般用药1~2次即可。

【出处】《湖南医药杂志》。

6方

【药物】芒硝10~20克,小茼香1.5~3克。

【制法】共研为细末,过筛,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胶布固定。待大便通畅,腹胀即减或消失。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备注】对新生儿腹胀亦有效果。有的不用小茼香,用胡椒

7方(健脾调胃膏)

【药物】桔梗神曲莲子青皮山药、木香各等份。

【制法】烘干,研为细末,过筛。

【用法】敷神阙穴,并敷中院穴。外盖铝纸、纱布,胶布固定。1日1次,10次为l疗程。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8方

【药物】木香顺气丸。

【制法】每次取药5粒(30克),研末,加食醋调成糊状。

【用法】先行酒精跻部常规消毒,后将药糊敷千跻部,外敷10厘米x10厘米的消毒棉垫,再用塑料薄膜覆盖于上,最后用胶布四周固定,使形成密闭状态。2~3天1次,3次为1疗程。

【出处】《中国中医药科技》。

9方

【药物】麝香1克,芒硝30克。

【制法】混匀分为10等份,用小塑料袋封包。

【用法】取一包药粉置于患者脐部,外用4厘米x4厘米医用橡皮膏覆盖,注意四周要贴紧皮肤,每日1次。

【疗效】I级腹胀18例,15例有效,3例无效,有效率为83.3%;11级腹胀15例,13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86.70%;Ⅲ级腹胀5例,3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81.6%。

【出处】《中医外治杂志》。

10方

【药物】熟附子、肉桂、白术大腹皮莱菔子、木香、陈皮、桔梗等。

【制法】研末备用。

【用法】每次取9克,以姜汁调至稀糊状,取6厘米x6厘米纱布平铺于脐部,将药糊均匀敷于纱布上,以TDP灯照射脐部,调节TDP灯与脐之间的距离,以不灼伤皮肤为宜,每次45分钟,1天1次,1周为1疗程。

【出处】《中医外治杂志》。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腹胀  脐疗方  厚朴  公丁香  鲜艾叶  《辽宁中医杂志》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胃下垂脐疗方        下一篇:水肿脐疗方二

>> 返回脐疗临床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