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药茶
从史料记载看,中国人从后汉以后开始喝茶,到唐朝时喝茶之风已盛极一时,不但文人隐士视饮茶为雅事,连贩夫走卒也爱饮茶。
在唐宋之后历代的诗文图画里,更是一再地以饮茶作为描写对象。但一般的茶都是热饮,名“煮茶”或“烫茶”,也曰“沏茶”,只有苦茶、凉茶、百草茶等是在夏天冷饮,是具有解暑功效的“药茶”,其选材也脱出了茶叶的范围。苦茶、凉茶、百草茶、地骨露都是凉性的药茶,只是药材、配方不同而已。
据已故的旅居美国名老中医费子彬所著《凉茶廿五药方》,可知凉茶所用的部分中药及其药性功效:路兜勒(清热毒)、木患根(解热毒)、尖槟榔(消滞)、鬼羽箭(清热)、粉葛根(发汗升阳)、苦梅根(生津止渴)、水翁花(清热)、布渣叶(消滞)、鸭脚皮(消食积,除脾热)、六神曲(消食)、白茶饼(清凉,去瘴气)、老桑皮(消暑气,通经络)、土公英(解毒清热)、芒果核(去积气,除肺热,止咳)、白茅根(清血热)、土银花(清热)、苦瓜干(清热)、淡竹叶(清心火)、土地橘(祛火,清太阳经热)、生苍术(祛湿,振脾胃之气)、薄荷叶(治皮肤疥疮)。
还有一种简便的凉茶,名曰“菊花茶”,虽然味道不像苦茶或百章茶那样浓烈,但菊花茶能消暑散热。只要从茶行或中药铺买回干菊花,就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干菊花分黄菊、白菊两种,一般认为黄菊较佳,最有名的是杭州所产的黄菊,名曰“杭菊”。
值得一提的是“奉茶”。从前交通不方便,许多长途旅行的人都是安步当车,特别是到了炎热的夏天,对烈日之下的旅人来说,路边施放的茶水无疑是“荒漠甘泉”。因此,很早以前就有人做这种善事,称作“结茶缘”。《西湖老人繁胜录》里就提到南宋初年,杭州城里的大富人家就有在夏天里散“暑药”“冰水”的事迹。清人让廉在《春明岁月琐记》里也说:“伏日……有舍冰水者,或有煎苏叶、藿香、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谓之‘暑汤’。”行文至此,笔者忽然记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逢烈日炎炎的暑月,西安至河南的长坪公路两旁的柳荫下,每隔十数八里就有送“奉茶”的老翁或老妪。那茶多是竹叶凉茶或绿豆汤,有时饮者也会掏出三二分钱酬谢,那叫随心布施,施茶者也就笑纳了。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药茶 饮茶 苦茶 凉茶 百草茶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