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及穴位注射法禁忌
穴位注射法,包括水针和气针,是将小剂量药液或消毒空气注入穴位,通过机械刺激与药物的化学作用的综合效应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穴位刺激法。
,然后再注入药物,以免损伤神经。
(五)、按穴位注射要求正规操作。不少因穴位注射引起的意外损伤,除用药不当外,尚与操作时针头不恰当的反复捻转、盲目提插造成肌肉、血管或神经的损伤有关。
(六)、一般药液及空气均不宜注入关节腔。这些药液误入关节腔,可引起关节红肿、发热、疼痛等反应。如一例 58岁男性患者,因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8年之病史。1970年5月下旬,淋雨趟水受寒,膝踝关节红肿疼痛,行走困难。1970年6月26日,某卫生队用自制“草乌注射液”给患者行膝眼穴位注射,注射后,患者右膝关节红肿,剧烈疼痛,经某医院内服、外敷中草药及肌注青霉素后,体温渐至正常,右膝关节仍红肿疼痛,不能屈伸。后经多方治疗,患者膝关节红肿消退,疼痛减轻。但半年后随访,患者右膝关节变形,股四头肌、股内收肌、胫前肌、腓肠肌明显萎缩,右膝关节内屈达70°,伸直约130°,仅能扶杖跛行。
(七)、在选穴时,应避免选用肌肉菲薄、针感特别强烈的腧穴,如十宣、人中等;对比较容易引起针刺后遗感的穴位如翳风、内关等穴,要尽量少用。
(八)、年老体弱者,注射部位不宜过多,用药量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穴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一般不宜作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
(九)、气针法时,空气必须过滤消毒。更须注意不可将空气注入血管,以免引起气栓等严重后果。
(十)、 临床穴位注射操作时,还应因人制宜选择适宜针头,进皮后进针要慢,最好不要直刺,针与皮肤呈45°~75°为宜(按经络循行方向取“迎”、“随”)。力求穴位准确,但不要过分强求针感。如患者有触电感或针感太重时,应即退针少许,针感减弱后,再缓慢注入药液,出针亦宜缓不宜疾。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