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针灸 --> 针灸临床 --> 遗精的针灸治疗

遗精的针灸治疗

遗精针灸治疗取任脉、足三阳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或泻法,穴取关元、三阴交、志室。

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遗泄,每月超过1次以上的疾病。其中因梦淫事而遗精的称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滑泄的称滑精或精滑。两者时或兼见,滑精又可因梦遗发展而成。

西医的前列腺炎、神经症以及某些慢性病出现遗精症状者均属本病范畴。

【病因病机】

肾主藏精,遗精是由于肾失摄藏。产生肾气不固的病因有很多。如所求不遂,情欲妄动而致相火亢盛,肾阴不足,心阴亏耗,心火独亢而不能下济肾水,心动神荡,淫梦妄泄。若湿热下注,过食醇酒厚味,脾胃健运不及,湿热不化,扰动精室而发遗精。若劳倦思虑过度导致心脾受损,气不摄精而遗。若房事不节、年少早婚等导致肾虚不藏,精关不固、肾精不守而遗精。

【辨证论治】

主症:阴虚火旺:梦遗,寐少梦多,心中烦热,头晕耳鸣,口干苦,舌红苔黄,脉细数,湿热下注;遗精频作,小便短黄而混浊或热涩不爽,精溺随下,口苦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心脾两虚:遗精遇劳累而发,头晕失眠健忘,面黄神倦,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肾虚不固:遗精频作,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健忘失眠,肾阴虚兼有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苔少,脉弦数;肾阳虚兼有阳瘘精冷,畏寒面色白,舌淡苔白滑,脉沉细。

分析:属阴虚火旺者,火扰精室则梦遗,心火内动,神不守舍则寐多,心中烦热。精下泄而不养神上奉于脑故头晕耳鸣。心火旺则口干苦,心血亏耗则脉细数。属湿热下注者,湿热扰动精室,疏泄失度故遗精频作,败精失道则精溺随下,湿热注于膀胱,分利失责故小便短黄而混浊或热涩不爽。湿热蕴生则口烦渴,舌苔黄腻,脉滑数。属心脾两虚者,过劳则伤中气,气虚神浮不摄故遗精遇劳而发。心虚血少,神不安定则健忘失眠,脾虚不充故神倦,化源不足则面黄头晕,脾失健运则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为心脾气血不足之象。属肾虚不固者,肾虚失封藏之职故遗精频作,不能生髓上盈脑海则眩晕耳鸣,健忘失眠,腰府失养则腰膝酸软。肾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 舌红少苔、脉弦数。阴虚阳浮,逼液外泄则盗汗。肾阳虚则命门火衰,不能温煦则阳痿精冷,阳气虚冷故畏寒面色白。舌淡苔白滑,脉沉细为肾阳不奋,脉行迟滞之象。

治则:补肾固涩。兼以滋阴降火,清热利湿,补益心脾,滋肾益精。

处方:取任脉、足三阳经腧穴为主。针用补法或泻法。穴取关元阴交志室

方义: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交会穴,是人体元气的根本,用以振奋肾气;志室又名精宫,固精收涩;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益阴和阳,以固精关。

随症选穴:阴虚火旺加心俞神门复溜;湿热下注加阴陵泉脾俞;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血海气海;肾虚不固加肾俞太溪、命门等。

【其他疗法】

耳针:心、肾、精宫、睾丸、神门、皮质下、内分泌。针用补法。每次选3~4穴,留针30分钟,每10~15分钟捻针1次,亦可用皮内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周2次,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穴位3~5下,再进行第二疗程。

穴位注射:维生素B液50毫克,或黄芪当归注射液2毫升注射于关元、中极穴。进针后,缓慢提插,待针感传向前阴时再将药液徐徐推入。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皮肤针:取脊柱两侧常规刺激部位,重点刺激后颈部及腰骶部,配合刺激头部、颌下、下腹部、腹股沟和阴茎根部,用轻刺激或中度刺激,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阴茎根部用重刺激。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停针3~5天,再进行第二疗程。

【按语】

针灸治疗遗精有较好的效果,一般2~3个疗程即可显效。但对时间较长,病情较重滑泄者,则需较长时间的治疗方可收效。在针灸治疗的同时,应认真进行心理治疗,消除患者顾虑,克服诱发遗精因素,讲究精神卫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等,均有利于提高疗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遗精针灸治疗  遗精  补肾固涩  滋肾益精  关元  三阴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痹证的针灸治疗        下一篇:癃闭的针灸治疗

>> 返回针灸临床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