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针灸 --> 名家名著 --> 张景岳与《类经图翼》

张景岳与《类经图翼》

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又号通一子,浙江会稽人。他是著名医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明末著名针灸学家。

  【生平】

  张介宾(公元1563~公元1640年),字会卿,号景岳,又号通一子,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他是著名医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明末著名针灸学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佚事】

  张景岳,生于明嘉靖四十二年。他从小喜爱读书,广泛接触了诸子百家和经典著作。他的父亲张寿峰是定西侯门客,素来通晓医理。张景岳自年幼时就随从父亲学习医学知识。13岁时,跟随父亲到北京,又师从京城名医金梦石学医,医术长进很快。

  因为当时上层社会盛行理学和道家思想,所以,他闲暇之余也博览理学和道教方面的书籍,通晓易理、天文、道学、音律、兵法之学。同时,对医学的领悟尤其多。张景岳可能受先祖以军功立世的激励,性格豪放的他曾经在壮年时参军进入幕府。但是,在几年的戎马生涯中,他并无多少成就,从而使得张景岳功名壮志“消磨殆尽”,最终放弃了追求功利之心,解甲归隐,潜心研究医道。不久,医技大进,名噪一时,被人们奉为仲景、东垣再生。在五十七岁时,返回南方,专心从事于临床诊疗,著书立说。

  张景岳妙法逐铁钉的故事

  相传有一户姓王的人家有个儿子刚满一岁。这天,母亲随手拿了一枚钉鞋的圆铁钉给孩子玩。小孩好奇,误塞入口中,吞到喉间拿不出来,情况十分危急,孩子的父母连呼救命。 恰好张景岳路过这里,查看后断定铁钉已入肠胃,小孩父母吓得六神无主,连声哀求张景岳想想办法。

  张景岳陷入沉思中,他记得《神农本草经》上有“铁畏朴硝”一句话,于是想出一个治疗方案。他取来活磁石一钱、朴硝二钱,研为细末,然后用熟猪油、蜂蜜调好,让小孩服下。不久小孩解下一物,大如芋子,润滑无棱,药物护其表面,拨开一看,里面正好裹着误吞下的那枚铁钉。小孩父母感激不已,请教其中的奥秘。

  张景岳解释说:使用的朴硝、磁石、猪油、蜜糖四药互有联系,缺一不可。朴硝若没有吸铁的磁石就不能附在钉上;磁石若没有泻下的朴硝就不能逐出铁钉;猪油与蜂蜜主要是润滑肠道,使铁钉易于排出,而且蜂蜜还是小孩喜欢的调味剂,以上四药同功合力,裹护铁钉从肠道中排出来。

  小孩父母听完这番话,若有所悟地说:“有道理!难怪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原来各味药在方剂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呀!”

  【著作与成就】

  张景岳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三书外,还撰有《景岳全书》等鸿篇巨著,故《浙江通志》谓“医学至景岳而无余蕴”,《会稽县志》也称其为“医术中杰士也”。

  张氏对针灸学理论和实践的发挥,除在《类经》中已有专节详加论述外,主要见于《类经图翼》一书。该书广泛收集前人对经络、腧穴及临床灸法的论述,上自《内经》、《针灸甲乙经》,中到《千金方》、《外台秘要》,下至《乾坤生意》、《捷法》以及针灸歌赋,几乎全被概括。

  《类经图翼》共十一卷,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脏腑、骨度部位、十二经脉的起止、经穴、诸证主治经穴及其他有关针灸技艺等内容,并能利用图解形式加以说明。其中针灸经络腧穴图表多达七十九幅,颇为壮观,利用图谱、歌诀帮助学习者进行形象记忆。

  张氏提出了“阳非有余”及“真阴不足”、“人体虚多实少”等独特的理论,临证多用温补之法,体现在针灸治病上,张氏则主张使用灸法。张氏认为:某些病的治疗,灸法应当胜于方药。

  总之,张介宾在《类经》、《类经图翼》和《类经附翼》中,对针灸学的理论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继承,又有所创新与发挥。并且,在《景岳全书》中亦有不少关于针灸内容的论述,表明张氏医学知识的渊博,精通

|<< << < 1 2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张景岳  类经图翼  景岳全书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吴崑与《针方六集》        下一篇:黄竹斋与《针灸经穴图考》

>> 返回名家名著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