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疗不应是配角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是我国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灵枢》里的一句话,点出了灸疗的优势。明朝著名医学著作《医学入门》中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足见灸疗在中医治疗方法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但是,笔者在与同行交流的时候发现,目前临床上重针轻灸、针灸脱节的现象并不少见。更为尴尬的是,灸疗反而被一些民营保健机构和高档保健会所“捧”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即便收费不菲,但仍不乏问津者。
不少医院和中医诊疗机构常把灸疗作为针刺疗法的配角,似乎只有“三伏灸”和“三九灸”的时候灸疗才会短暂地占据主角的位置,大部分患者也是在这两个时间段对灸疗有一些较为详细的认识,但这毕竟只是灸疗体系百花竞放的百花园中的几个品种而已,灸疗真正的临床价值远远不止这些,不仅在“治未病”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在“治已病”方面也应该大显身手。但是对于灸疗在临床的推广运用与科研探索方面,似乎感兴趣的专家学者远不如针刺受重视,这也制约了灸疗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振兴灸疗应从最基本的针灸学课本入手,增大灸疗的编写比重,增加灸疗的临床具体应用指导内容,让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在初学针灸的时候便认识到灸疗的地位与重要性。
让笔者倍感欣慰的是,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灸疗在中医临床及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了,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王玲玲教授主持的973项目课题“艾灸的温通效应规律及其原理研究”今年即将完成,其主编的《麦粒灸传薪集》也于去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笔者希望有更多的从事针灸领域临床与科研的专家和学者们,关注灸疗的科研与推广,让灸疗更好地为广大民众健康服务。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现代针灸教育--概述 下一篇:灸法的作用介绍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