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足疗 --> 百病足疗 --> 胸痛洗足疗法

胸痛洗足疗法

用药液浸泡洗浴双足,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洗足疗法。

用药液浸泡洗浴双足,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洗足疗法。它是药浴疗法的一部分。中国足疗源远流长,春秋《礼记》翔实记载了以中草药煎汤熏洗、浸泡的“熏、蒸、浸、泡”疗法。”足是人之根,足疗治全身”,古时候神医扁鹊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现了用中草药热水泡脚的祛病方法,据说这就是中药浴足、足疗的前身。

洗足疗法在民间流传甚久,曾有古代医家总结认为:春天洗之,升阳固脱;夏天洗之,湿邪乃除;秋天洗之,润育肺腑;冬天洗之,丹田暖和。洗足疗法具有疏肝健脾、祛湿通络、活血化瘀、补肾强身等功效,对胸痛有着很好的疗效。

1.选取清水,如井水、河水、自来水或矿泉水。

2.先将药物和水煎煮,然后将滤过的药液倒入木盆或瓷盆内;也可以用开水将某些药物溶解成溶液,保持水温在50℃~60℃。

3.患者正坐,赤足在热药液中浸洗,也可以同时用手摩擦双足的穴位,每日1~3次,每次15分钟左右。

4.浸洗完毕,用热水洗净双足,以干毛巾擦干,注意保暖,最好洗毕后抬高双足,休息15~30分钟。

寒凝心脉型胸痛:症见猝然心痛如绞,形寒,天时寒冷或迎寒风则心痛易作或加剧,甚则手足不温,冷汗出,短气心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当归桂枝

【组成】当归、芍药、桂枝、通草甘草各15g。

【用法】上药水煎滤液,加热水洗足。

【说明】每晚睡前1次,洗后入睡,并保持室内安静。

火邪热结型胸痛:症见心中灼痛,口干,烦躁,气粗,痰稠,或有发热,大便不通。

半夏黄连

【组成】半夏、黄连、瓜蒌各20g。

【用法】上药水煎滤液,加热水洗足。

【说明】每晚睡前1次,洗后入睡,并保持室内安静。

气滞心胸型胸痛:症见心胸满闷,隐痛阵阵,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怀不畅则诱发、加剧,或可兼有脘胀,得嗳气、矢气则舒。

香枳汤

【组成】枳壳香附川芎各20g。

【用法】上药水煎滤液,加热水洗足。

【说明】每晚睡前1次,洗后入睡,并保持室内安静。

痰浊闭阻型胸痛:症见痰饮者胸闷重而心痛轻,遇阴天易作,咳唾痰涎,痰稠。

瓜蒌半夏五味汤

【组成】瓜蒌、薤白、半夏、茯苓五味子各15g。

【用法】上药水煎滤液,加热水洗足。

【说明】每晚睡前1次,洗后入睡,并保持室内安静。

瘀血闭阻型胸痛:症见心胸疼痛较剧,如刺如绞,痛有定处,伴有胸闷,日久不愈,或可由暴怒而致心胸剧痛。

当归桃红汤

【组成】当归、川芎、红花桃仁赤芍桔梗各30g。

【用法】上药水煎滤液,加热水洗足。

【说明】每晚睡前1次,洗后入睡,并保持室内安静。

心气不定型胸痛:症见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喘息,心悸且慌,倦怠乏力,或懒言,面色晄白,或易汗出。

人参麦冬

【组成】人参、黄芪、甘草、肉桂、麦冬各20g。

【用法】上药水煎滤液,加热水洗足。

【说明】每晚睡前1次,洗后入睡,并保持室内安静。

心阴不定型胸痛:症见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兼胸闷,心悸怔忡,心烦不寐,头晕,盗汗口干,大便不爽,或有面红生火之象。

二冬三仁汤

【组成】生地、玄参、麦冬、天冬、茯苓、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各15g。

【用法】上药水煎滤液,加热水洗足。

【说明】每晚睡前1次,洗后入睡,并保持室内安静。

心阳亏虚型胸痛:症见心悸动而痛,胸闷,神倦怯寒,遇冷则心痛加剧,气短,动则更甚,四肢欠温。

参术姜草汤

【组成】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30g。

【用法】上药水煎滤液,加热水洗足。

【说明】每晚睡前1次,洗后人睡,并保持室内安静。

注意

1..药物过敏者禁止应用本疗法。

2.水温以能够耐受为度,避免烫伤。

3.老年人、儿童及活动不便者应用本疗法时,应有人相助。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胸痛  洗足疗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头晕足浴疗法        下一篇:

>> 返回百病足疗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