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信息 --> 中医书籍 --> 内经知要 --> 《内经知要》病能

《内经知要》病能

《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风者,风病不一也。掉,摇动也。眩,昏花也。风木善动,肝家之症也,掉眩虽同,而虚实有别,不可不察焉】。
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音不】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败血凝聚也。子门闭塞,血留止,其坚如石,故名石瘕。月事不以时下,无经可至也,可以导血之剂下之。按肠覃、石瘕皆言月事,则此二症惟女人有之,故曰皆生于女子也】。

    《平人气象论》曰:颈脉动,喘疾咳。曰水【颈脉,乃结喉旁动脉,足阳明之人迎也。水气上逆,则侵犯阳明,故颈脉动。水溢于肺,则喘而咳】。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目之下胞曰目裹,胃脉之所至,脾脉之所主。若微肿如卧蚕状,是水气犯脾胃也】。溺黄赤安卧者,黄胆【溺色黄赤而安卧自如,必成黄胆也】。已食如饥者,胃疸【胃热善消谷,故虽食常饥,此名胃疸】。面肿曰风【风为阳邪,故曰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此面肿所以属风也】。足胫肿曰水【水为阴邪,润下之品,故足肿,肿者为水也】。目黄者黄胆【诸经有热皆上熏于目,故黄胆者目黄】。

    《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泣者,涩而不利也】。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缩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经脉受寒则缩,缩则急,故卒痛。然客于脉外者,其邪浅,故才得炅气则立止也】。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重者,重复受寒也。伤之深,故不易愈也】。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营行脉中,血不足者,脉中常热,新寒与故热相薄,则邪实而脉满,按之则痛愈甚,故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膜,脂膜与筋膜也。原者,肓之原,即腹中空隙之处。血凝则小络急痛,按着空处,则寒散络缓,故痛止。非若经脉之无罅隙者,按之愈痛也】。寒气客于挟脊之脉则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也【挟脊者,足太阳经也。其最深者。则伏冲、伏膂之脉;故手按不能及其处也】。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冲脉起于胞中,即关元也,其脉并足少阴肾经夹脐上行,会于咽喉,而肾脉上连于肺,犯寒则脉不通,而气因以逆,故喘。曰应手者,动之甚也】。寒气客于背俞之脉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背俞,五脏俞也,皆足太阳经穴。太阳之脉循膂当心,上出于项,故寒气客之则脉泣血虚,背与心相引而痛,因其俞注于心也。血虚而痛,故按之而痛止】。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少腹,胁肋,皆肝之部分也】。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厥气,寒而上逆之气也。阴股、少腹,乃足三阴。冲脉所由行也】。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小肠为受盛之府,化物出焉,寒气客于膜原及小络,则血涩不得注于大经,化物失职,久而成积矣】。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五脏皆受邪;厥逆而泄越于上,阴气暴竭,阳气未能遽入,故卒然痛死,或得炅,则气复反而生矣】,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胃为水谷之海,肠为水谷之道,皆主行下者也。寒邪伤之,则逆而上出,故痛而呕】。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小肠与丙火为表里,成聚,即受盛之义也。则失其受盛之常,故泄而腹痛。】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而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大抵营卫脏腑之间,得热即行,遇冷即凝,故痛皆因于寒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分享到:

本页关键字:内经知要  病能  至真要大论  生气通天论  五味论  厥论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内经知要》治则        下一篇:

>> 返回内经知要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精彩图文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中医问答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