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知要》病能
《经脉别论》曰: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夜属于阴。行则劳其身半以下,且夜行多恐,故喘出于肾也。肾水伤,则无以禁火之炎,而肺金受贼矣】。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堕而恐者,伤筋损血,故喘出于肝,肝木伐土,故害脾也】。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且惊且恐,则气衰而神乱。肺主气,心藏神,故二脏受伤也】。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水气通于肾,跌仆伤其骨,故喘出焉】。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为病也【勇者气足神全,故一时所动之气,旋即平复,不足之人随所受而成病矣】。
《腹中论》曰: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胀甚则腹皮绷急,中空无物,鼓之如鼓,故名鼓胀】……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鸡胃能消金石,其矢之性等于巴豆,通利二便,消积下气。但宜于壮实之人,虚者服之,祸不旋踵。即经云一剂便知其效,二剂便已其病。亦状其猛利也。用干羯鸡矢一升,炒微焦,入无灰酒三碗,煎至减半,取清汁,五更热饮即腹鸣,辰巳时行二三次,皆黑水也。饮一剂,觉足有皱纹,饮二次即愈矣】。
《灵枢•胀论》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此五脏之胀也。闷乱曰,央央者,困苦之貌】。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小腹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此六腑之胀也。濯濯,肠鸣水声也。飧泄,完谷不化也。气癃者,小便不利也】。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厥逆之气自下而上,则营卫之行失其常度,真气与邪气相攻,合而为胀也】。
《灵枢•水胀》篇曰: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目之下为目窠,如新卧起者,形如卧蚕也】,其颈脉动,时咳【颈脉。足阳明人迎也。阳明之脉自人迎下循腹里,而水邪乘之,故为颈脉动,水之标在肺,故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此上皆言水肿之候】。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上鼓下空}{上鼓下空}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上鼓下空}{上鼓下空},鼓声也。寒气客于皮肤,阳气不行,病在气分,故有声如鼓。气本无形,故不坚。气无所不至。故腹大、身尽肿而皮浓也】,按其腹,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气在肤间,按散者不能猝复,故而不起。皮浓,故腹色不变也】。〔鼓胀者〕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鼓胀、肤胀,大同小异,只色苍黄、腹筋起为别耳】。〔夫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肉乃生【覃之为义,延布而深也。寒气薄卫,滞而不行,留于肠外,故癖积起、肉生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离岁,越岁也。邪在肠外,不在胞中,故无妨于月事。皆由汁沫所聚,非血病可知也】。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内经知要 病能 至真要大论 生气通天论 五味论 厥论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内经知要》治则 下一篇:无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