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症状大全 --> 妇科症状 --> 妊娠痉厥

妊娠痉厥

妊娠后期,或正值分娩时,或分娩后,忽然神志丧失,颈项强直,牙关紧闭,口流白沫,手足抽搐,须臾抽搐停止,渐渐醒转,但醒后仍可再发,这种症状称为“妊娠痉厥”。

【概念】

妊娠后期,或正值分娩时,或分娩后,忽然神志丧失,颈项强直,牙关紧闭,口流白沫,手足抽搐,须臾抽搐停止,渐渐醒转,但醒后仍可再发,这种症状称为“妊娠痉厥”。又称“子痫”,“妊娠痫证”或“子冒”。亦有称“痉”、“痊”、“风痉”、“厥”、“中风”、“瘛疭”的。严重者,发作频频,甚至昏迷不醒,可以引起孕妇和胎儿死亡。但在发病以前,一般都有头痛、头晕、眼花、胸闷、呕吐等先兆,可供早期诊断和及早预防。本症讨论以临床常见的先兆子痫为主。

【鉴别】

常见证候

阴虚肝旺妊娠痉厥:妊娠后期,头痛头胀,头晕眼花,视力模糊,或有恶心,心悸气短,手肢发麻,面目及下肢微有浮肿等子痫先兆。病发时卒然昏仆,抽搐,口流白沫,舌红或绛,脉弦劲而数。

脾虚肝旺妊娠痉厥:妊娠后期,水肿逐渐加剧,尿少,胸闷恶心,纳差,并见头痛头重,头晕眼花等子痫先兆。病发时突然仆倒,不省人事,手足抽搐,口流白沫,舌质淡胖,苔薄或腻,脉虚弦而滑。

鉴别分析

阴虚肝旺妊娠痉厥与脾虚肝旺妊娠痉厥:两者皆由肝阳上亢所致,但引起肝阳上亢的原因不同。前者多因肾阴索亏,孕后血养胎元,阴液益虚,水不涵木,肝失所养,以致肝阳上亢;后者则系脾虚不运.水湿停聚,发为水肿,留滞经络,精血输送受阻,脾不散精,肝乏濡养,以致肝阳上亢。临床特征以头痛头晕,头胀或头重眼花为主证。惟兼证各异。阴虚肝旺妊娠痉厥,必兼舌红而绛,脉弦劲而数;脾虚肝旺妊娠痉厥,必兼肢体水肿,胸闷恶心。这是本症的辨证要点。阴虚肝旺而见子痈先兆者,治宜育阴潜阳,平肝熄风,方用羚羊钩藤汤。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而出现抽搐或昏迷即为子痫,可用羚羊钩藤汤加莲子心、菖蒲以清心开窍,并可选用:①安富牛黄丸,每日2丸,用凉开水调匀,分2~4次鼻饲或口服;②紫雪丹,每日3次,每次1~3克,凉开水调匀,鼻饲或口服;③至宝丹,每日2丸,用凉开水调化,分2~4次鼻饲或口服。脾虚肝旺而见子痫先兆者,治宜健脾利湿,平肝潜阳,方用加减羚羊角散或当归芍药散加羚羊角粉、葛根桑寄生。若病情未及时控制,发生抽搐和昏迷者,即为子病,方用加减羚羊角散去葛根、川芎,另加苏合香丸,每日2次,每次l丸,鼻饲。

妊娠痉厥之临床辨证,首先要鉴别阴虚肝旺或脾虚肝旺。亦有少数患者并无明显先兆征象,而突然发为子痫的。治疗原则,阴虚肝旺,以养血育阴为主,重点在肾;脾虚肝旺,以健脾利湿为主,重点在脾。

妊娠水肿,先兆子痫和妊娠痉厥,三种病证之间的病因病机,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如脾虚水湿不运,溢而为肿,继则土湿木郁,肝郁化火,灼伤阴津,阴虚阳亢,遂致眩晕,进而肝风内动,酿成妊娠痉厥。因此应重视三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时治疗水肿,或先兆子痫,是防止发生妊娠痉厥的关键。

【文献别录】

《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病诸候》:“体虚受风,而伤太阳之经,停滞经络,后复遇寒湿相搏,发则口噤背强,名之为痉。妊娠而发者,闷冒不识人,须臾醒,醒复发,亦是风伤太阳之经作痉也,亦名子痫,亦名子冒也。”

《杏轩医案》:“子痫疾作之由,因子在母腹,阴虚火炽,经脉空疏,精不养神,柔不养筋,而如厥如痫,神魂失守,手足抽掣。”

《沈氏女科辑要·妊妇似风》:“妊妇卒倒不语,或口眼喁斜,或手足瘛疭,皆名中风。或腰背反张,时昏时醒,名为痉,又名子痫。”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妊娠痉厥  妊娠后期  子痫  妊娠痫证  子冒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妊娠瘙痒        下一篇:妊娠眩晕

>> 返回妇科症状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20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