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习俗话香囊
在各类端午习俗中,最富于静态美和温馨气息的莫过于香囊,人们互相赠送、佩带,用以辟邪祛病、消灾延寿。这些香囊或用五色丝线缠成,或用碎花布缝就,绣出的图案五花八门,温馨别致,那散发的浓郁药香氤氲而起,使仲夏的风中弥漫着迷人的气息。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香缨、佩帏、香荷包,古而有之。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之句,意为把装满江离、辟芷、秋兰等香草的香囊佩带在身上。
后来,香囊成了爱情信物。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有句“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表达了对恩爱燕尔生活的追怀。《红楼梦》中有“林黛玉误剪香囊袋”的情节,说的是林黛玉误认为宝哥哥将她绣的香囊随意赏给小厮,气得拿起香囊就要剪破,一句“谁也不许拿”,多少爱恋尽藏其中。
在民间,香囊所包含的意义更为丰富,图案不同、表意各异。比如用双鱼、双蝶、蛟龙等象征两性和谐;用莲花、荷花、牡丹、梅花等喻意女性;用登梅的喜鹊、采花的蜜蜂隐喻男性;松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还有用汉字谐音寓意的,如送给新婚夫妇的“早生贵子”,以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组合图案;送给长寿老人的“耄耋童趣”,以猫和蝴蝶戏牡丹组合图案;送给小孩的“福寿娃娃”,以憨态十足的娃娃为主体,周围环绕蝙蝠、桃子组图,寓意多福多寿……
香囊成为端午的节令物品,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季节更迭,驱邪避害。农历五月俗称“毒月”,此时蛇、蝎子、壁虎、蜈蚣、蛤蟆等“五毒虫”开始出没,疫病萌发。西晋《风土志》载,农历五月五日为阳极之日,又叫中天节,有制作各式各样辟邪物品的风俗。南北朝时每逢端午便以艾草剪成老虎形状或剪裁布老虎,以辟除毒虫。后来演变成了有祛毒辟邪功用的香囊。
其二,以香养气,祛病强身。“闻香祛病”之法在我国由来已久,《神农本草经》载:“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常用来做香囊的艾叶、菖蒲、香茅草、柚子叶、青蒿、白芷、苍术、龙船花、雄黄、蚌粉等,一般含有芳香挥发成分,散发出的天然香气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提神等功效。
小时候,端午节前几天,母亲都要带着我们兄妹到野外采集草药,什么艾叶呀菖蒲呀,还有薄荷、松针、蛤蟆草、丁香结,洗净晒干,研磨成粉备用。端午节晚上,母亲找来平时积攒的零碎布头,拼拼贴贴,缝缝补补,缝成四小两大六个尖尖的角儿,留出一个缺口,装入十几样中草药,再盘上扣儿,缀连上流苏线,这样就成了。记得那时要做好多个,有大有小,小的留作我和妹妹挂在脖颈上辟邪,满身都氤氲着舒惬的香气。大的垂挂在屋檐下,或蚊帐挂钩上,母亲笑笑说:“挂了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不用再给你们扇蒲扇、赶蚊子、捉臭虫了!”那百草香囊花花绿绿的,微风拂来,摇摇摆摆,散发出缕缕清芬的药香味儿,一直漫进年少时迷蒙的梦里……
端午香囊,香了流年,香了我们未竟的梦。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五月逢端午 菖蒲为剑艾为虎 下一篇:菖蒲斩千邪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