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端午节专题 --> 菖蒲斩千邪

菖蒲斩千邪

端午节时值仲夏,气温骤升且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故而疾病易发,因此自古以来民间将五月称为“毒月”。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与春节、清明节和中秋节构成了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节日。

2001年6月25日(当年的端午节),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端午节”邮票,第二图为“包粽子”。邮票画面为倒挂的蝙蝠、撑开的翅膀以及蝙蝠口中衔着的长命锁,各种五颜六色的吉祥饰物装饰起来的粽子,旁边衬以如意中国结,左边的瓶子中插着菖蒲、艾叶。邮票上出现了菖蒲,这与我国的端午民俗有关。为了护佑健康,许多地方流传着在端午节挂菖蒲、喝菖蒲酒的习俗。

民间用菖蒲防病治病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端午节时值仲夏,气温骤升且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故而疾病易发,因此自古以来民间将五月称为“毒月”。为了辟邪、防病、保安康,人们习惯于在端午节的早晨,将菖蒲、艾叶插在门上、房檐下,意在借助它们挥发的芳香气味驱除蚊虫,清洁空气,消除病毒,保持居室卫生。

菖蒲为“天中五瑞”(指菖蒲、艾蒿、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狭长的叶片呈剑形,插在门口可以辟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江南地区则有在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能更直接地发挥药效,通常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拌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神农本草经》把“菖蒲”列入草部第一味,说明两千多年前它的功效已经得到充分肯定。事实上,菖蒲入药历史悠久,功效与作用相当丰富。其性微温,味辛,具有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祛湿、化湿和胃的功效。菖蒲狭长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上等药物。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菖蒲  毒月  艾叶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端午习俗话香囊        下一篇:端午养生民俗

>> 返回端午节专题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