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中医药与免疫治疗
与免疫治疗有关的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细胞刺激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5类。
1.白细胞介素I(IL-Ⅰ)的诱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的有效成分之一白芍总苷对正常人的脂多糖(LPS)诱导外用血单核细胞产生IL-Ⅰ呈浓度性双向调节作用。丹参水提取物丹参素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产生IL-Ⅰ,同时又能抑制由内毒素诱生的IL-Ⅰ的产生,有双向调节作用。商陆多糖I在LPS辅助下促进巨噬细胞分泌IL-Ⅰ。漏芦甾酮在2.5~10g/ml时与LPS协同能显著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Ⅰ。黄芪多糖在体外也能诱生IL-Ⅰ。
2.IL-Ⅱ的诱生
许多补益中药具有诱生或促诱生IL-Ⅱ作用。枸杞可促进IL-Ⅱ产生,银耳、茯苓能显著提高IgG亚类缺陷患者IL-Ⅱ活性。黄芪对IL-Ⅱ的诱生具有剂量依赖性双向调节作用。西洋参主要有效成分西洋参茎叶总苷在体内能促进小鼠脾脏T细胞IL-Ⅱ的产生。淫羊藿多糖对小鼠胸腺和脾脏产生IL-Ⅱ也有促诱生作用,且随药量增加而增加。由党参、黄芪、白术、七叶一枝花、石见穿、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生地组成的扶正抗癌冲剂可显著提高晚期胃癌者术后IL-Ⅱ水平。右归饮可显著提高皮质酮大鼠IL-Ⅱ水平。补中益气汤能明显增强脾虚模型小鼠淋巴细胞IL-Ⅱ活性,而对正常小鼠无明显影响。
3.IL-Ⅲ的诱生
枸杞子多糖对IL-Ⅲ的分泌呈剂量双向作用。淫羊藿、枸杞子有促造血作用。
4.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诱生
许多清热解毒中药对TNF的产生具有诱生作用或促诱生作用。板蓝根、马齿苋、鱼腥草、凤尾草、十大功劳叶、山慈姑、猫爪草7味中草药各自提取物TNF有不同程度的诱生作用,以猫爪草效果最好。一些行气活血药也能诱生TNF或抑制TNF的内生。八月札、广木香、佛手水煎液有较好的诱导荷瘤机体产生TNF的作用。牛膝多糖能促进ConA诱导小鼠细胞TNF-p的产生。丹参素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还能抑制由内毒素诱导的TNF的产生。白芍总苷TNF具有浓度依赖性双向调节作用,表现为低浓度可诱生TNF,高浓度则抑制由内毒素诱导的TNF的产生。白芍总苷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具有浓度依赖性双向调节作用,表现为低浓度可诱生TNF,高浓度则抑制TNF的诱生。
5.干扰素(IFN)的诱生
一些中药有较好的IFN促诱生或诱生作用,如黄芪、人参、香菇、甘草、蝮蛇、青黛、灵芝、党参、白术、淮山药、茯苓多糖、猪苓多糖、黄芩、黄连、生地、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五味子、甜瓜蒂、白芍、菟丝子、旱莲草、淫羊藿、巴戟天、何首乌、玉竹、山药、枸杞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肿瘤 免疫治疗 白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常见化疗不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 下一篇:癌性发热的综合治疗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