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水痘”,该如何正确防治?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传染病,通常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感染后可以获得持久免疫。发病可见全身性丘疹、斑疹、疱疹和结痂各种皮疹,全身症状轻微。
水痘有哪些特点?
水痘起病较急、通常发病前有水痘接触史,潜伏期大约14天左右。初起有发热、咳嗽、流涕、胃纳减退等症,发热多不高。病起1-2天内,头面、发际及全身其他部位相继出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为主,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很快转为椭圆形的疱疹,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红晕,疱壁薄易破,瘙痒明显,最后结痂脱落,不留疤痕。皮疹分批出现,此起彼落,在同一时期,丘疹、疱疹、干痂并见,呈“三代同堂”特点。若家长携带患儿至医院检查血象,可以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咽部分泌物或血液可以进行病毒分离检测。
如何区分“水痘”“脓疱疮”?
水痘若见疱疹,内含水液时容易和“脓疱疮”混淆。脓疱疮流行于夏秋季节,多见于2-7岁儿童,一般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多见。
大疱性脓疱疮 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为散在的水疱,1-2天后水疱迅速增大,疱液由清亮变浑浊,疱壁薄而松弛,破溃后显露糜烂面,干燥后结黄色脓痂,患儿往往有瘙痒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
非大疱性脓疱疮 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周及四肢暴露部位,疱疹周围有明显红晕,脓疱破后,脓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痂不断向四周扩张,可相互融合。容易因为抓挠而发生新的皮疹,结痂一周左右自行脱落痊愈,不留瘢痕。
如何防治“水痘”?
1.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家长发现孩子得了水痘,不要恐慌。
◆ 应隔离患儿,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2周),这段时间不可入学、不可入托;亦不应出门和其他儿童玩耍接触,并防止与孕妇接触;
◆ 在幼儿园的玩具及平时的日用品要经常性清洗消毒;
◆ 室内要加强通风、换气和消毒。
2.预防和治疗
水痘是自限性疾病,以一般治疗和对症处理为主。
◆ 在家中,家长应给患儿勤换内衣、剪短患儿指甲、戴手套以防抓伤和减少继发感染等。
◆ 饮食宜清热,夏季可饮绿豆汤、金银花露等。禁食发物,如香菜、大葱、羊肉、海鲜等。
◆ 遇到皮肤瘙痒的患儿,家长可局部运用炉甘石洗剂。
需要注意的是,若水痘患儿出现高热、精神状态差、甚至皮疹多并且融合成大疱的现象,属于病情较重,应及时携患儿至医院就治。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水痘 正确防治 带状疱疹病毒 脓疱疮 皮肤瘙痒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育儿中的喂养、起居及日常保健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