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药保健饮品简介
饮子
“饮子”是中医一种剂型名。这类剂型虽与汤剂同属水煎,但在用水量与服法上,有时会略有区别。将某些富含汁液的药物榨取汁,服用时略煎或不煎,也叫饮子。《药性论》中载有一个名副其实的保健冷饮方:“虎杖……主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暑月和甘草煎,色如琥珀可爱,堪看,尝之甘美。瓶置井中,令冷彻如冰,白瓷器及银器中盛,似茶啜之。时人呼为冷饮子,又且尊于茗。”可见这是一个在当时被视为比茶还好的暑天冷饮。但“饮子”内容比较狭窄,难以与其他类型的古代保健饮料相比。
茶汤
唐代以后的医药书中,多见“茶汤”一词,某些丸药常需要用“茶汤”送下,这类的“茶汤”,就是以茶叶为原料制成的汤液。但到宋代,茶汤的含义扩大到以茶或其他药物、食物制作成的日常饮料。宋·朱或《萍洲可谈》中经常使用茶汤一词。他特别介绍了宋代“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的习俗。这里的茶是真茶,而汤则是一类甘香药材制成的饮料。因此,在宋代及其以后的岁月里,“茶汤”实际上具有了茶与其他药物制成的日常饮料的含义。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的“茶汤巷”、“蒋检阅茶汤铺”、“夜市……设浮铺点茶汤”等,按宋代的习俗,其“茶汤”含义决非单纯的茶叶汤,而是包括了甘香物制成的“汤”。所以他提到当时的茶肆“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从这些经营的范围来看,所谓茶汤,实际是两部分内容:“茶”加“汤”。此外,在杭州“城东、城北善友道者,建茶汤会,遇诸山寺院,建会设斋。及神圣诞日助缘,设茶汤供众”。这里的“茶汤会”、“设茶汤供众”,其中的茶汤,也不是单纯指茶叶汤,实际上是作为日常保健饮料的总称。
宋代“茶汤”的兴盛,使得这个词被用于其他方面。例如宋·陈骥《南宋馆阁录》提到“绍兴九年九月四日,诏秘书省官,雠校《国朝会要》。逐官每月添给茶汤钱二十贯”。所谓“茶汤钱”,据宋·赵升《朝野类要》记载:“茶汤钱,为兼职而给也”。也就是一种额外的收入。因为其数量无法与俸禄比,故委婉地用“茶汤钱”来表示,表面意思是日常茶汤(饮料)费用补贴。光禄寺是古代掌管皇帝的酒醴膳馐的机构。古代讽刺京师某些专职机构的不称职,有“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神农观祈禳,武库司刀枪……”的民谚。其中光禄寺提供的“茶汤”,即茶与保健汤饮。直到清代,康熙皇帝在谈到沙蓬米时,还说“或为末,可充饼饵、茶汤之需”。可见茶汤的原料,并不限于茶叶,而是日常饮料的泛称。然而这类的“茶汤”,显然又不同于最普通的开水或最常见的茶水,而是选择各类具有某种保健作用的物品。
“茶汤”一词在宋以后的含义,指一类以茶与其他植物煎液为主,具有保健治疗作用的饮品。组成茶汤的茶和汤,也都分别对应于古代保健饮品的两大内容,既可以指饮用的茶液,也可以指如茶法服用的汤液。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 古代保健饮品 茶汤 药茶 熟水 渴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我国古代最著名女中医--曾懿 下一篇:仙茅古称婆罗门参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