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诊断 --> 中医问诊 --> 足部错缝的问诊

足部错缝的问诊

足部错缝应有明确的扭伤史,或因行走不慎,或因上下楼梯蹬空,或因体育运动中损伤等,都是致伤原因。

足部错缝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是指由于跌打损伤之后,引起足之诸小关节傲细移位或关节附属之肌腱发生微小离错,致使足部伤痛肿胀或功能障碍,又不能自行复位者。人之远行,全赖于足,足之所施,筋之所施也。骨错缝,筋出槽,必引起人之日常生活之苦。又因其不像骨折及脱位那样显而易见,所以临床上易被忽视。

西医的足部软组织损伤属于本病范畴。

(一)问诊要点

本病应有明确的扭伤史,或因行走不慎,或因上下楼梯蹬空,或因体育运动中损伤等,都是致伤原因。因其有明确的外伤史,所以一般起病较急,伤后即出现局部性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也有因伤后未及时来诊,而呈现慢性疼痛者,则病人亦一时诉不清其原因,但细细寻间,必有扭伤病史。还要抓住现在症。此类症状,表现为局部的轻微肿胀或无明显肿胀;局部的疼痛,每每在活动时疼痛加重,局部性压痛或有正常功能活动的障碍。常见的骨错缝有距下关节错缝、跟骰关节错缝、距舟关节错缝。

(二)分型问诊

1.距下关节错缝

问诊:距骨下方与跟骨上方有前,中、后三个关节,即跟骨前侧上方与距骨头下方相交的关节;跟骨内侧载距突与距骨下方相交的关节;跟骨上方中部与距骨体相交的关节。这三个关节虽有微小的关节凹凸吻合面,但不稳定,全赖相互间的韧带及关节囊来维持稳定。一旦有外力所伤,虽在X线摄片上看不出有明显的脱位征象,却引起了关节的微细错缝离位。所以本病问诊上一定有明确的足扭伤史,足跟不敢负重着地,负重则痛,外观有轻肿或无明显肿胀,压痛点在内踝下后方或外踝的后方,在作足内、外翻试验时可有疼痛加重现象。

治法:理筋复位,消瘀止痛。手法复位后,外用乌龙膏、七厘散等,并作适当固定,每3~5天换药一次。

2.跟骰关节错缝

问诊:本病为跟骨远端与骰骨近端构成的关节所伤,多因高处坠下、跳高、跳远、打球或上下楼梯蹬空等,导致跟骰关节之背侧韧带撕裂伤,致使关节不稳定而发生轻微离位错缝。表现为明确的外伤史后,即出现疼痛,前足作内外翻时疼痛会加重,前足负重功能障碍。也可出现在外踝前下方,即足外侧近踝处立即出现局限性肿胀.肿胀底界清楚,形如半个乒乓球扣在上面,压之疼痛。

治法:理伤归位,消肿止痛。手法复位后用紫色消肿膏外敷,作绷带固定,3~5天换药一次。内服跌打丸、七厘散等。

3.距舟关节错缝

问诊:距骨头(远侧)与足骨构成的距舟关节,因各种原因的外力均可发生扭伤,所以有明确的外伤史。一般在足蹠屈位内前背侧触地,外翻外旋位使其外力集中于距舟关节面,引起局部之背侧韧带撕裂使关节轻微错缝。伤后局部有轻微肿胀或无明显肿胀,舟骨结节及距舟关节之背距侧均有压痛,在足外翻外旋蹠屈活动时则疼痛加重。有时可出现舟骨结节较健侧突起,足前侧负重亦可引起剧烈疼痛。

治法:理筋复位,消肿止痛。手法复位后,外用紫色消肿膏,加适当外固定,3~5天换药一次,连续3周。内服跌打丸及七厘散等,后期用中药熏洗。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足部错缝问诊  足部错缝  跟骰关节错缝  足部软组织损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足跟痛的问诊        下一篇:损伤痹证的问诊

>> 返回中医问诊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