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吐血
陆 食酸助木。胃土受侮。脘中阳逆。络血上溢。内经辛酸太过。都从甘缓立法。谷少气衰。沉苦勿进。
生扁豆 北沙参 炒麦冬 茯苓 川斛 甘蔗浆
又 甘凉养胃中之阴。痰少血止。两寸脉大。心烦脊热。汗出。营热气泄之征。议用竹叶地黄汤。
鲜生地 竹叶心 炒麦冬 建莲肉 川斛 茯神
陶(四一)两年前吐血咳嗽。夏四月起。大凡春尽入夏。气机升泄。而阳气弛张极矣。阳既多动。阴乏内守之职司。络血由是外溢。今正交土旺发泄。欲病气候。急养阳明胃阴。夏至后。兼进生脉之属。勿步趋于炎 烈日之中。可望其渐次日安。 金匮麦门冬汤去半夏。
王(二八)见红两年。冬月加嗽。入春声音渐嘶。喉舌干燥。诊脉小坚。浓味不纳。胃口有日减之虞。此甘缓益胃阴主治。
麦冬 鸡子黄 生扁豆 北沙参 地骨皮 生甘草
卢(四四)脉大色苍。冬月嗽血。纳谷减半。迄今干咳无痰。春夏间有吐血。夫冬少藏聚。阳升少制。安闲静养。五志气火自平。可望病愈。形瘦谷减。当养胃土之津以生金。
甜北参 麦冬 玉竹 木瓜 生扁豆 生甘草
某(二二)脉右大左虚。夏四月。阳气正升。烦劳过动其阳。络中血溢上窍。血去必阴伤生热。宜养胃阴。大忌苦寒清火。
北沙参 生扁豆 麦冬 生甘草 茯神 川斛
某(二九)脉搏。血涌。饥易纳食。风阳过动而为消烁。若不自保摄。饵药无益。
生地 天冬 丹参 茯苓 生扁豆 川斛
倪(三一) 阳明脉弦空。失血后。咽痹即呛。是纳食虽强。未得水谷精华之游溢。当益胃阴。
北沙参 生扁豆 麦冬 杏仁 生甘草 糯米汤煎。
徐(三一)失血能食。痰嗽。色苍脉数。可与甘凉养胃中之阴。胃和金生。痔血便躁。柔药最宜。
生扁豆 生地 天冬 麦冬 银花 柿饼灰 侧柏叶
某 失血咽干。
豆皮(三钱) 丹参(一钱) 麦冬(一钱半) 川斛(一钱半) 藕汁(一小杯)
陈 胃虚。客气上逆为呃噫。痰带血星。咽中微痛。姑拟镇摄法。(胃虚气逆)
人参 熟地炭 五味 茯神 青铅
又 照前方去青铅加麦冬川斛远志炭。
孙(三五)脉小弦。血去食减。服地黄柔腻。反觉呆滞。且不喜肥甘。议两和肝胃。(肝胃不和)
苏子 茯苓 金石斛 降香 钩藤 黑山栀
蔡(三九)新沐热蒸气泄。络血上溢退场门。平昔痰多。又不渴饮。而大便颇艰。此胃气不得下行为顺之旨。兼以劳烦嗔怒。治在肝胃。
金石斛 紫降香 炒桃仁 橘红 苡仁 茯苓
万 脉数左坚。当夏四月。阳气方张。陡然嗔怒。肝阳勃升。络血上涌。虽得血止。而咳逆欲呕。眠卧不得欹左。此肝阳左升太过。木失水涵。阴亏则生热。是皆本体阴阳迭偏。非客邪实火可清可降之比。最宜恬澹无为。安静幽闲。经年不反。可望转偏就和。但图药治。胃减损怯矣。
经云胃咳之状。咳逆而呕。木犯胃土贯膈。即至冲咽入肺。肺衰木反刑金。从内经甘缓以制其急。
米炒麦冬 糯稻根须 女贞子 茯神 生甘草 南枣肉
又 乙癸同治。益胃养阴。
人参(秋石汤洗烘干为末) 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以人参末收实。
某 血去胃伤。当从中治。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临证指南医案 吐血 寒邪 风温 气逆嗽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咳嗽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