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吐血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吐血

顾(四十)寸口脉。搏指而劲。痰血能食。初因风温咳嗽。震动络血。以清心营肺卫之热。
四更咽中干。咳呛连声。必血已盈口。论心营肺卫。皆在上焦。更拟敛心液滋肺津一法。
    炒枣仁(五钱勿研) 鲜生地(三钱) 天冬(一钱) 炒麦冬(一钱) 茯神(一钱半) 黑牛膝(一钱半) 茜草(一钱) 参三七(一钱磨冲)
    又 熟地(四钱) 生地(二钱) 天冬(一钱) 麦冬(一钱) 北沙参(三钱) 茯神(一钱)
卧时服天王补心丹。

    (二十)舌辣。失血易饥。(心营热)
    生地 玄参 连翘心 竹叶心 丹参 郁金汁

    血止。脉两寸未和。仍议心营肺卫方。
    生地 生扁豆 麦冬 北沙参 丹参 茯苓

    夜热。邪迫血妄行。议清营热。
    犀角 鲜生地 丹皮 白芍

    营热失血。
    生地 竹叶心 玄参 丹参 川斛 茯神

    (二十)脉右大。失血知饥。胃阳上逆。咽干喉痒。(胃阴虚)
    生地 扁豆 玄参 麦冬 川斛 新荷叶汁

    (四九)脉右涩。初气冲失血。咳逆。能食。无味。血来潮涌。乃阳明胃络空虚。血随阳升而然。法当填中为要着。莫见血治咳。而用肺药。斯症可图。正在此欤。
    大淡菜(一两) 生扁豆(五钱) 麦冬(三钱) 川斛(三钱) 茯神(三钱) 牛膝炭(一钱半)

    (十六)色黄。脉小数。右空大。咳呕血溢。饮食渐减。用建中旬日颇安。沐浴气动。血咳复至。当以静药养胃阴方。 金匮麦门冬汤去半夏

    脉右部不鼓击应指。惟左寸数疾。昨晚失血之因。因于伛偻拾物。 致阳明脉络血升。今视面色微黄。为血去之象。不宜凉解妨胃。仿古血脱必先益气。 理胃又宜远肝。
    人参(秋石水拌烘) 黄 阿胶 茯神 炙草 生白芍

    (三六)肠红愈后。吐血一两月必发。此阳明胃络气血皆多。故吐后寝食如昔。久发阴亏。仍有内损之忧。宜养肺胃之阴以和阳。
    生黄 北沙参 麦冬 生甘草 茯神 元米汤煎

    (二七)吐血数发。肢震。面热汗出。寐中惊惕。盖阳明脉络已虚。厥阴风阳上炽。饮食不为肌肤。皆消烁之征也。
    生黄 北沙参 生牡蛎 麦冬 小麦 南枣

    (二一)脉左小数。右弦。食减不肌。易于伤风。大便结燥。冬春已见血症。夫胃阳外应卫气。九窍不和。都属胃病。由冬失藏聚。发生气少。遇长夏热蒸。真气渐困故也。急宜绝欲静养。至秋分再议。
    参须 黄 皮 鲜莲子 茯神 炒麦冬 生甘草

    着右卧眠。喘咳更甚。遇劳动阳。痰必带血。经年久嗽。三焦皆病。 麦门冬汤。

    (三八)劳怒用力。伤气动肝。当春夏天地气机皆动。病最易发。食减过半。热升冲咽。血去后。风阳皆炽。镇养胃阴。勿用清寒理嗽。
    生扁豆 沙参 天冬 麦冬 川斛 茯神
    又 冲气攻腹绕喉。乃肝胆厥阳肆横。久久虚损。而呕痰减食。皆犯胃之象。若不静养。经年必甚。
    甜北沙参 生白扁豆 生黄 皮 茯神 炙草白糯米半升。泡清汤煎药。

    阴脏失守。阳乃腾越。咳甚血来。皆属动象。静药颇合。屡施不应。乃上下交征。阳明络空。随阳气升降自由。先以柔剂填其胃阴。所谓执中近之。 金匮麦门冬汤去半夏加黄 。

    (五九)失血后。咳嗽不饥。此属胃虚。宜治阳明。
    甜北参 生扁豆 麦冬 茯神 川斛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分享到:

本页关键字:临证指南医案  吐血  寒邪  风温  气逆嗽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咳嗽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精彩图文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中医问答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