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吐血
又 甘温益胃。血止五日。食腥嗔怒。血咳复来。不独卫阳疏豁。络脉空动若谷。岂沉寒堵塞。冀获片时之效。倘胃口拒纳。无法可投。按脉微涩。议治心营肺卫。
人参 黄 炙草 南枣 白芨 茯神 枣仁
汤(二三)脉细促。右空大。爪甲灰枯。久嗽入春夏见红。食减身痛。形容日瘁。是内损难复。与养营法。(营虚)
人参 炒白芍 归身 炙草 桂枝木 广皮 煨姜 南枣
丁(二七)夏季痰嗽。入冬失血。自述昼卧安逸。微寒热不来。则知二气已损伤。身动操持。皆与病相背。脉大无神。面无膏泽。劳怯不复元大着。温养甘补。使寝食两安。若以痰嗽为热。日饵滋阴润肺。胃伤变症。调之无益。归 异功散。
陈(二八)失血。前后心痛。 归建中去姜。
某 形瘦色枯。脉濡寒热。失血心悸。是营伤。归 建中去姜。
某 脉芤。汗出。失血背痛。此为络虚。
人参 炒归身 炒白芍 炙草 枣仁 茯神
某(氏)失血半年。心悸忡胁下动。络脉空隙。营液损伤。议甘缓辛补。
枸杞 柏子仁 枣仁 茯神 炙草 桂圆
又 生地 阿胶 小麦 广三七 乌贼骨 菟丝子 茯神 扁豆 夜服三钱。
徐(四九)馆课之劳。心脾营伤。食酸助木。中土更亏。春阳主升。血乃大吐。况茹素既久。当培土。营阴损极。热自内炽。非实火也。归脾汤去参。
陈(二三)先患失血。复遭惊骇。平素有遗泄。独处呓语。是有形精血。无形神气交伤。漫言治痰治血。
真粗工卑陋矣。补精宜填。安神宜静。然无形真气为要。与心脾二经主治。
人参(一钱半) 当归(一钱半) 茯神(三钱) 枣仁(三钱) 远志(七分) 炙草(三分)桂圆(二钱) 龙齿(二钱) 金箔(五张冲入)
宓 遇节血症反复。脉弱废食。胁痛胃 。无治咳止血之理。扶得胃口受纳。可商调理。
人参 炙黄 当归炭 枣仁 茯神 炙草 桂圆肉
又 归脾去木香远志加枸杞子。
关(三二)思郁伤于心脾。二脏主乎营血。营出中焦。脏阴受损。阴虚生热。熏蒸络脉。致血不宁静。食少痰多。色泽少华。皆虚象也。不宜久进凉润嗽药。当以钱氏异功散。间进归脾汤减木香。
马(六七)上秋下血。今年涌血。饮橘饼汤甘辛。心中如针刺。营枯液耗。不受辛药。但以甘药柔剂。与心脾有益。
人参 黄精 茯神 柏子仁 炙草 南枣
某 老弱虚咳。失血。
生黄 皮 归身 煨姜 大枣
冯 诊脉左手平和。尺中微动。右手三部。关前动数。尺脉带数。夜卧不寐。咳呛有血。昼日咳呛无血。但行走微微喘促。夫阴阳互为枢纽。隆冬天气藏纳。缘烦心劳神。五志皆动。阳不潜伏。
当欲寐之时。气机下潜。触其阳气之升。冲脉升动。络中之血。未得宁静。随咳呛溢于上窍。至于步趋言谈。亦助其动搏气火。此咳呛喘息失血。同是一原之恙。当静以制动。投药益水生金。以制君相之火。然食味宜远辛辣热燥。凡上实者必下虚。薄味清肃上焦。正谓安下。令其藏纳也。愚见约方。参末俟裁(劳心过度阳升)
生扁豆(一两勿碎) 麦冬(二钱) 川斛(一钱半) 上阿胶(二钱) 小根生地(二钱) 真北沙参(一钱半)
又 诊脉同前述。心中怯冷。交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临证指南医案 吐血 寒邪 风温 气逆嗽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咳嗽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