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吐血
徐(二六)脉左垂右弦。阴精不足。胃纳亦少。初冬痰中见红。冬春寐有盗汗。难藏易泄。入夏当防病。
发。诸凡节劳安逸。经年可望安康。
熟地 阿胶 五味 萸肉 秋石 山药 茯神 川斛旱莲草膏丸。
又 脉左细数。肉消肌烁气冲咳嗽呕吐失血是肝肾内损下元不主纳气厥阳上冒所致非肺咳矣。当交夏气升血溢。姑以镇纳。望其血止。青铅六味加牛膝白芍。
又 脉两手已和。惟烦动恍惚欲晕。议静药益阴和阳。三才汤加金箔。
叶 讲诵烦心五志之阳皆燃。恰值芒种节阴未来复阳气升腾络中血不宁静随阳泄以外溢。午后上窍烦热阴不恋阳之征致头中微痛。主以和阳镇逆。
生地 阿胶 牛膝炭 生白芍 茯神 青铅
杜(二七)脉小数。入尺泽。夏季时令发泄。失血形倦。治宜摄固下焦。
熟地 萸肉 山药 茯神 建莲 五味 芡实 线鱼胶金樱膏丸。
苏(三九)脉左坚。冬令失血。能食而咳。脊痛腰酸。乃肾脏不固少纳。肾脉虚馁。五液不承。寐则口干喉燥。宜固阴益气。固本丸加阿胶芡实莲肉丸。
潘(二二) 形色充伟。脉长关搏。述冬季 血痰血。交夏不病。盖夏月藏阴。冬月藏阳。阳不潜伏。升则血溢降则遗精。乃禀阳体。而性情喜动之累耳。
生地 熟地 天冬 麦冬 龟腹甲心 秋石 龙骨 远志
梅(二九)性情过动失血。失血贵宁静。不宜疏动。疏动则有泛溢之虞。瘦人阳有余。阴不足。补阴潜阳法。(补阴丸)
某(五十)脉数咳血。曾咯腥痰若作肺痈。体质木火。因烦劳阳升逼肺。肺热不能生水。阴愈亏而阳愈炽。故血由阳而出也。当金水同治为主。
熟地(四两) 生地(二两) 天冬(二两) 麦冬(二两) 茯神(二两) 龟版(三两)海参胶(二两) 淡菜胶(二两) 川斛膏(四两) 女贞(一两半) 北沙参(二两) 旱莲草(一两半)
胶膏丸。
邹(二四)向有失血。是真阴不旺。夏至阴生。伏天阳越于表。阴伏于里。理宜然矣。无如心神易动。暗吸肾阴。络脉聚血。阳触乃溢。阴伏不固。随阳奔腾。自述下有冲突逆气。血涌如泉。盖任脉为担任之职。失其担任。冲阳上冲莫制。皆肾精肝血不主内守。阳翔为血溢。阳坠为阴遗。腰痛足胫畏冷。何一非精夺下损现症。经言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药味宜取质静填补。重者归下。
莫见血以投凉。勿因嗽以理肺。若此治法。元海得以立基。冲阳不来犯上。然损非旬日可复。
须寒暑更迁。凝然不动。自日逐安适。调摄未暇缕悉也。
人参(三钱) 熟地(炒松成炭四钱冷水洗一次) 鲜河车膏(一钱和服) 茯苓(一钱半) 炒黑枸杞子(一钱半) 北五味(一钱研) 沙苑(一钱半) 紫石英(五钱生研)
血脱益气。用人参熟地两仪煎方。谓人参同阴药则补阴。茯苓入阳明。能引阴药入于至阴之乡。河车血肉温养。同石英收镇冲脉。兼以包固大气之散越。五味酸收。领其气液。
枸杞温润。同沙苑之松灵入肝络。参方中之药。应乎取味。况肝肾之病。同一治也。
刘(二十)脉左数入尺。是真阴下亏。先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临证指南医案 吐血 寒邪 风温 气逆嗽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咳嗽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