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吐血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吐血

顾(四十)寸口脉。搏指而劲。痰血能食。初因风温咳嗽。震动络血。以清心营肺卫之热。
况五年前劳怒而得病。肝木无不克土。医者温补竞进。气壅为胀。至夜咽干无寐。食物不思。杳不知味。为呕为咳。全是胃阳升逆。
    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而阳不潜降。似属浊气胶痰有形之物。阻挠升降而然。古人有二虚一实。当先治实。以开一面之文。
    余从胃病为主。制肝救中。理气清膈。乃不足中有余圆通之治。此机勿得乱治。
    人参 枳实 半夏 杏仁 甘草 竹茹 生姜 大枣

    暴怒。肝阳大升。胃络血涌甚多。已失气下行为顺之旨。仲淳吐血三要云。降气不必降火。
    目今不饥不纳。寒腻之药所致。
    炒苏子 降香汁 山栀 炒山楂 郁金 茯苓 川斛 丹参

    左脉细坚搏指。肝阳逆。失血。汗。
    熟地 五味 炙草 牛膝 白芍 桂心 童便(冲)

    (氏)脉细小如无。素多郁怒。经来即病。冬月胃痛。随有咯血不止。寒战面赤。惊惕头摇。显是肝阳变风。络血沸起。四肢逆冷。真 衰微。内经有肝病暴变之文。势岂轻渺。议用景岳镇阴煎法。制其阳逆。仍是就下之义。
    熟地炭 牛膝炭 肉桂 茯神 生白芍 童便
    又 经来血止。肝病何疑。
    炒楂肉 当归 炒延胡 泽兰 桃仁 茯苓

    (氏)血后久咳。脘痛食减。经闭便溏。拟进疏泄肝气。(肝气)
    苏子 炒丹皮 桃仁 郁金 钩藤 白芍

    (三七)水寒外加。惊恐内迫。阴疟三年。继患嗽血。迄今七年。未有愈期。询及血来紫块。仍能知味安谷。参其疟伤惊伤。必是肝络凝瘀。得怒劳必发。勿与酒色伤损。乱投滋阴腻浊之药。恐胃气日减。致病渐剧。(血络痹阻)
    桃仁(三钱) 鳖甲(三钱) 川桂枝(七分) 归须(一钱) 大黄(五分) 茺蔚子(二钱)
    柴(二五)劳伤。寒暖不匀。胁痛嗽血。食物不减。宜降气和络。
    苏子 茯苓 降香 橘红 桔梗 苡仁 韭白汁

    交春分前五日。肝木升旺之候。涎血大吐。胸脘不爽。此久郁气火灼热。神志失守。遂多惊恐。络中之血。随火升气逆而上。当先降其气。不宜寒苦碍阻。
    苏子 降香 丹参 楂肉 桃仁 郁金 茯苓 黑栀皮

    脉涩。能食咳血。
    降香 桃仁 郁金 苏子 炒山楂 苡仁韭白汁(冲入)

    (四五)此劳伤身动失血。胁有瘕聚。因咳甚而血来。先宜降气。
    苏子 苡仁 茯苓 黑山栀 丹皮 降香 荆芥炭 牛膝炭 藕汁

    (三四)形畏冷。寒热。左胁有宿痞。失血咳嗽。曾骤劳力。经年 羸。药不易效。
    旋复花 新绛 归须 炒桃仁 柏子仁 茯神

    (三七)左乳傍胁中。常似针刺。汗出。心嘈能食。此少阳络脉。阳气燔灼。都因谋虑致伤。将有络血上涌之事。议清络宣通。勿令瘀着。
    生地 丹皮 泽兰叶 桃仁 郁金 琥珀末
    又 服通络方。瘀血得下。新血亦伤。嘈杂善饥。阳亢燔灼。营阴不得涵护也。仍以和阳熄风方法。
    阿胶 鸡子黄 生地 麦冬 生甘草 生白芍

    (二十)吐血后。不饥。胸背痛。
    苏子 桔梗 郁金 蒌皮 山栀皮 降香

    (十八)因左脉坚搏。两投柔剂和阳益阴。血未得止。而右胸似痞。左胁中刺痛。此少阳络脉经由之所。夫胆为清净之腑。阴柔滋养。未能宣通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分享到:

本页关键字:临证指南医案  吐血  寒邪  风温  气逆嗽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咳嗽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精彩图文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中医问答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