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漱水不欲咽与口渴不欲饮

漱水不欲咽与口渴不欲饮

漱水不欲咽,指病人口燥咽干,只想用水漱口,而不欲咽下,常见于热性病热入营血或瘀血内阻的病证;口渴不欲饮,指口虽渴但不想饮水。

漱水不欲咽,指病人口燥咽干,只想用水漱口,而不欲咽下,常见于热性病热入营血或瘀血内阻的病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温病条辨·下焦篇》第20条“时欲漱口不欲咽,大便黑而易者,有瘀血也,犀角地黄汤主之。”

口渴不欲饮,指口虽渴但不想饮水。常见于:①湿温病初起,湿邪偏盛时,湿郁不化,脾气不升,津液不布所致,常伴见身热不扬、胸脘痞闷、舌苔白腻等。②温病热入营分,营阴蒸腾,上潮于口,也表现为口干反不欲饮或不甚渴饮。常伴见身热夜甚、心烦时有谵语,舌红绛、脉细数等。③瘀热搏结,津液不足和有形瘀滞并存,阻滞气机,津不能上承,出现口渴但漱水不欲咽,伴见胸胁或少腹硬满刺痛,舌紫晦或有瘀斑,脉沉涩。

口渴不欲饮与漱水不欲咽,二者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临床表述?还是不同疾病之不同临床表现?弄清这个问题,需从源头入手,先要搞清口燥与口渴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热胜则肿,燥胜则干。”故口燥亦即口干也。《中医药基本名词》解释口干:“指自觉口中津液不足,但没有饮水要求,或饮水很少的表现。”口渴,“指自觉口中干燥而欲饮水的表现。”《景岳全书·传忠录》:“凡病人问其渴否,则曰口渴。问其欲汤水否,则曰不欲……此口干也,非口渴也。”《国家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把口渴定义为:“病症名,简称渴。”以口中干燥,喜饮水浆为主证者,称为口渴。多因阴津亏损、脏腑热甚所致。另外,血虚失濡,水湿、痰饮、瘀血阻滞及脾肾阳气不足,水津不化,津不上承皆能导致口渴。李经纬等主编的《中医大词典》解释口干:“口干即口渴”;口渴:“渴指自觉口咽干燥之症状”“渴指口咽干燥而欲饮之症”。东汉以竹简为文字记载工具,惜字如金,如果口干表示津亏而不想饮水,那么张仲景用“口干”两个字就可以代替“漱水不欲咽”,而绝不会多写三个字。《伤寒论》320条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1条曰:“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口燥咽干既有燥实内结,灼伤津液之因,又有肾阴不足之果。张仲景未言,但必有漱水欲咽,口渴欲饮之症。所以,东汉时期,口燥、口干及口渴,三者所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即口中干燥,喜饮水浆。故张仲景常“燥、干、渴”并称,如大陷胸汤之“舌上燥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之“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等。

从病机角度讲,在瘀血证及热入营血证中,可以同时见到但漱水不欲咽和口渴不欲饮的症状。在湿温病证中,能不能同时见到上述两个症状?湿温病与热入营血证均为阴阳相合,阳入于阴。热入营血证为热邪深入于营阴,因热邪伤津,故口干燥而渴。热蒸营阴而使肌体暂时得到濡润,故见漱水不欲咽与渴不欲饮的症状。湿温病为热邪入于湿邪之中,湿裹着热,热蒸着湿,湿邪弥漫,气机不畅,津不上承,故口干燥而渴。张仲景有“自利而渴属少阴”“自利不渴属太阴”的明训,脏腑角度讲,渴主要是由于肾的气化功能失常所致,湿温病是以脾胃为病变中心,未影响及肾。津液化生有源,故在见到口渴不欲饮同时,亦应该见到漱水不欲咽。张博闻、文晓娟在2016年《全科口腔医学杂志》发表《“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机理浅析》一文中明确提出:“口燥与口渴是病者自我感受,其描述程度因人而异,故笔者认为二者可同等而论之,口燥即口渴;漱水不欲咽即不引饮”“‘但欲漱水不欲咽’与‘口渴不引饮’为同一症状”。此观点与笔者之认识不谋而合,望有识之士斧正。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漱水不欲咽  口渴不欲饮  热性病  热入营血  瘀血内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学是大数据医学        下一篇:益气通鼻方祛风利窍 健脾益肺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