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铁蛋白高的中医治疗

铁蛋白高的中医治疗

铁蛋白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血清铁水平在妊娠期及急性贫血时降低,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癌时升高,国内报道肝癌患者阳性率高达90%。

铁蛋白为机体内一种贮存铁的可溶组织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但不同的检测法有不同的正常值,一般正常均值男性约80-130ug/L(80-130ng/ml)女性约35-55ug/L(35-55ng/ml),血清铁水平在妊娠期及急性贫血时降低,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癌时升高,国内报道肝癌患者阳性率高达90%。

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类贮存铁的蛋白。在哺乳类动物的肝和脾中含量最多。其外径约12~14nm,空囊腔径长约6nm,外壳(即脱铁铁蛋白)由24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约含163个氨基酸残基,每个分子最多可结合4500个铁原子。分子量约为450kd。结合铁的铁蛋白是"溶"于水的,血浆铁蛋白的浓度与体内储存的铁成正比。

近几年来发现肝癌还含有一种酸性的异铁蛋白,称为癌胚异铁蛋白,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癌患者治疗有效者血清铁蛋白下降,而恶化和再发者升高,持续增高则予后不良,故血清铁蛋白测定可作为疗效监测手段之一,特别是对AFP阴性的患者尤有意义。

特异性

血清铁蛋白虽非特异性,但除肝癌、胰腺癌中度升高外,其它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直结肠癌均不升高。

原因

1、肝脏疾病,如肝坏死、慢性肝病、肝硬化、肝肿瘤等,都是造成铁蛋白高的原因。

2、铁负荷过多,如原发性血色病、反复输血、不恰当铁剂治疗等,也属于铁蛋白高的原因。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这些都是引发铁蛋白高的原因。

4、癌症,如肝癌、胰癌、肺癌等也是造成铁蛋白高的原因。肝癌造成铁蛋白高的原因主要为,①肝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铁蛋白或异铁蛋白。②肝癌组织对铁蛋白的摄取及清除受到影响。③肝细胞损害坏死也是造成铁蛋白高的原因,贮存在肝细胞浆中的铁蛋白溢入血中而引发铁蛋白高。

5、炎症或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属于引发铁蛋白高的原因。

铁蛋白高的中医治疗

1、气滞血瘀,胁下痞块巨大,胁痛引背,拒按、入夜更甚,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结不调,倦怠乏力,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沉细或弦涩。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消积。化瘀消积汤:柴胡12克,郁金12克,香附12克,佛手12克,当归15克,桃仁12克,穿山甲1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元胡15克,水蛭10克,土元12克,丹参30克,山慈菇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石见穿20克,蜈蚣2条,半枝莲20克,水煎服。平消丸、消瘤丸口服。

2、湿热聚毒,心烦易怒,身目发黄,口干口苦,纳食减少,腹部胀满,胁肋刺痛,溲赤便干,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则:清热利胆、泻火解毒。泻火解毒汤:龙胆草12克,黄芩12克,黄柏12克,黄连10克,茵陈30克,大黄6克,栀子12克,金钱草30克,蚤休20克,苡仁30克,蜂房12克,黄药子12克,田基黄15克,山慈菇12克,半枝莲20克,公英20克,虎杖15克,甘草6克,水煎服。龙胆丸、热炎宁口服。

3、肝阴亏虚,胁肋疼痛,五心烦热,头晕目眩,食少腹胀,青筋暴露,甚则呕血、便血、肌肤瘀斑瘀点,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养阴柔肝,凉血解毒。凉血解毒汤:水牛角20克,丹皮12克,生地30克,元参12克,沙参12克,重楼12克,麦冬12克,仙鹤草12克,茅根30克,当归15克,枸杞12克,川楝子15克,鳖甲12克,龟板12克,三七5克,双花30克,紫草20克,蜈蚣2条,全蝎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清热丸、水牛角丸口服。(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曹元成)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铁蛋白高  血清铁蛋白  肝癌  胰腺癌  肝脏疾病  气滞血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基于《内经》“引卫入阴”理论治疗不寐        下一篇:小蓟古今用法探究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