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叶天士运用“静治”“静药”经验

叶天士运用“静治”“静药”经验

叶天士熟谙药性,其识药用药,除明晰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之外,又强调辨析药物阴阳、动静、轻重、刚柔之性。

叶天士为清代名医,医术精深,知之者甚众,《清史稿》载:“大江南北,言医辄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叶天士熟谙药性,其识药用药,除明晰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之外,又强调辨析药物阴阳、动静、轻重、刚柔之性。学习叶案,发现以“静治”为法,灵活运用“静药”是其临证特色之一。

《内经》中的动静观

《增韵》载:“静,动之对”“动,静之对”, “动静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学的指导理论。中医学的“动静观”发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别论》载:“静者为阴,动者为阳”。静与动相对,指代事物的两种状态。《素问·痹论》载:“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静是人体正常生理状态,阴气静则无损。《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描述气的正常状态“必清必静”,《外经微言·阴阳颠倒篇》也有“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的记载。《内经》对于“静”的论述为后世“静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古今医家论述静治法

“静治”是一套系统完善的治法体系,是中医学“动静观”指导下的治法内容。历代文献对于“静治”不乏论述,《石室秘录》专列“静治法”一篇,介绍“静治”治法特点及代表方药,书中言:“静治者,静以待之,而不可躁也”。《类经附翼·医易义》载:“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是动病以“静法”。血病静治,主要针对血热妄行、血溢于外类疾病,如《女科经纶·崩带门》载:“血属阴,静则循经荣内,动则错经妄行”。《证治汇补·火症》载:“火宜静养,火之为物,静则退藏,动则亢上,不拘五脏六腑十二经中,动皆属火,当恬惮虚无,镇之以静”,介绍火病静治,静能退火、制亢、镇潜,无论虚火、实火均可用之。“静治”的使用亦有禁忌,如《证治汇补·咳嗽》载:“因痰而致嗽者,痰为重,治在脾,治分内外治表者,药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变生他病”。国医大师朱南孙根据《内经》平衡阴阳的原则,提出纠动静失衡法:“动之疾制之以静药,静之疾通之以动药,动静不匀者,通涩并用而调之,更有动之疾复用动药,静之疾再用静药以疗之”。国医大师李振华基于中医学动静观,将“以静制动,以动起静”法则用于临床,以静药、静法制约动疾,以动药、动法启运静疾。

叶氏静治三意

叶天士所用“静治”之法蕴有三意。一曰,静以养心安神。《临证指南医案》载:“静坐神识稍安”“养育阴气,贵乎宁静,夫思烦嗔怒,诵读吟咏,皆是动阳助热”。《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载:“静养则神藏”。二曰,静而勿劳以养其形。《临证指南医案》言:“安静勿劳,不致痿厥”“苟能静养百天,可以充旺”。《未刻本叶氏医案》载:“夏暑炎蒸,宜绿荫深处静养为要”“葆真静养,尤为最要”。徐大椿于叶案评语曰:“奔驰用力太过,浮阳最易泄越,阴火即随上溢,载血涌逆。惟静处林泉天真宁谧,斯为上药”“静则温养脏真,为生生之气”是对叶氏静以养形全神治疗的介绍。三曰,静药调摄以疗其疾。叶案中屡论静药,凡阳升、火动、风盛、血溢等,动而不安其位者,皆以“静治”之法,以“静药”降、摄、镇、潜、平之。叶天士遵“静法”,以“静药”组方,常于方中酌加一、二味平和、淡薄、健运、疏理的动药,以使方剂虽静而蕴动机,虽补而不呆滞。

叶氏运用静药特点

“静药”多指药性具有滋填、守补、收摄、补养、徐缓、镇潜等特点,用于阳亢风动、阴虚火动、邪气窜扰等证的一类药。“静药”不善走行,而有滋腻、呆滞、凉遏之弊。《景岳全书·传忠录》载:“气味之动静,静者守,而动者走。走者可行,守者可安”“用纯气者,用其动而能行;用纯味者,用其静而能守”论动、静药性,静药守而不走,以味厚之品居多。名医岳美中认为补气养血健脾之药谓之静药,调气活血之药谓之动药。国医大师王琦《王琦用药30讲》提出静药多为滋腻味厚之品,如滋补药、寒凉药。叶天士所论静药则以滋阴、补血、填精、降火之品居多。

对于“静药”的功效特点,叶天士论述其用有四。一为益阴和阳,叶氏有言“议用静药,益阴和阳”“静药填阴”“静药和阳意”。二为填补固摄,叶氏言“静药固摄”。三为潜阳息风,叶氏言“内风震动,当与静药”。四为补益滋润,叶氏言“静药补润”。

叶天士常用的“静药”有熟地黄、生地黄、阿胶五味子麦冬山药、淡菜、女贞子甘草等。

医案

脉涩,失血、咳嗽、妨食、盗汗,渐延劳怯之途,勿忽视之,须静养为妙。

小建中汤(《未刻本叶氏医案》)

按:此案属虚劳病范畴,症见失血、咳嗽、妨食、盗汗,脉涩,其气血两虚病机可知。虚劳最宜静养,勿劳形动神,故叶天士言“静养为妙”,此亦为静治法。然虚劳之疾,徒以养摄则力所不逮,法当以补虚填损。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建中即所以理劳,叶氏门人邹滋九言“急建其中气,俾饮食增而津血旺,以致充血生精,而复其真元之不足”。虚劳建中是叶天士对于张仲景学术思想的重要发挥,《临证指南医案》载:“二气交伤,然后天为急,舍仲景建中法,都是盲医矣”,可见叶天士对于建中之法推崇。

吴,坐蓐过劳,惊恐交迫,真阴既伤,经年不复,目暗昏花,烦动热升,皆肾阴不得自充,何以涵养肝木?厥仆眩晕,阳挟肝风直上无制,则当静药填阴,佐酸以收摄。

熟地、阿胶、五味、萸肉、北沙参茯神、黑稆豆皮、秋石二分调入。(《临证指南医案·产后》)

按:此案属产后病范畴,其病因包括过劳、惊恐等,症见目暗昏花、烦动热升、厥仆眩晕。其症状、病因虽纷纭复杂,而病机单一,即水不涵木,肝风内动。肝体阴用阳,体用相系,水不涵木,肝体亏虚,阴不制阳,肝气升之太过,则阳动化风,法当静药填阴,佐酸收摄。静以制动,酸以柔肝。方中熟地、阿胶、萸肉、黑稆豆皮、秋石滋水涵木,补益肝肾,滋阴清热,养血息风;北沙参滋阴清火,有补金生水,清金制木之能;五味子酸以收摄,敛肝柔肝;茯苓一味静中蕴动,通胃阳,制滋腻寒凉之弊。

叶天士学术博奥,蕴理深远,品读叶案,参古验今,获益匪浅。余读本草、从师学、做临床之时,每仿叶氏用药识药之法,深感确有执简驭繁之功。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叶天士  静治  静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经方辨治要处处重视保胃气        下一篇:糖尿病 “奇怪”的屁股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