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D --> 大果臭椿皮

大果臭椿皮

大果臭椿皮用于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主治痢疾;便血;崩漏;带下;疮痈。

【拼音名】Dà Guǒ Chòu Chūn Pí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大果臭椿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 var.sutchuenensis (Dode)Rehd.et Wils. [A.sutchuenensis Dode]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挖取根部,刮去粗皮,剥取根白皮,切丝,晒干。

【原形态】大果臭椿 落叶乔木,高10-30m。树皮灰色或淡褐色,幼枝无毛,红褐色,有光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紫色,长5-10mm;叶片卵状披针形,通常较大,长9-14cm,宽1.5-7.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边缘无纤毛,近基部两侧有粗齿1-2对,每粗齿背面有1腺体。花小,杂性,白色带绿,排成多分枝的圆锥花序,长35-50cm;花瓣长约2.5cm,两面均被柔毛,雄花有雄蕊10,长于花瓣,花丝基部被粗毛;雌花中雄蕊短于花瓣,心皮5,花柱扭曲,粘合,柱头5裂。翅果长圆状椭圆形,长4.5-7cm,宽1.5-2cm,微带红褐色。种子1颗,位于翅果的近中部。花期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500m的路旁、沟边杂木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

【化学成份】根皮含樗苦素(ailanthin)及皂甙(saponin);木材含树脂(resin),鞣质(tannin),碳水化合物(carborhydrate)及香草醛(vanillin)等。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主治痢疾;便血;崩漏;带下;疮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涂。

【摘录】《中华本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大果臭椿皮  痢疾  便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大果巴戟        下一篇:对马耳蕨

>> 返回中药词典D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