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K --> 苦石莲

苦石莲

苦石莲为豆科植物南蛇竻的种子,散瘀,止痛,清热,去湿。治哕逆,痢疾,淋浊,尿血,跌打损伤。

【出处】《增订伪药条辨》

【拼音名】Kǔ Shí Lián

【别名】莲子(《生草药性备要》),老鸦枕头(《药材资料汇编》),石莲子、青蛇子(《南宁市药物志》),猫儿核(《广西中药志》),广石莲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南蛇竻的种子。8~9月间采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晒干。

【原形态】

南蛇竻(《生草药性备要》),又名:莲子竻、蚺蛇竻(《岭南采药录》),喙荚云实、石莲勒、南蛇茸、烫耙苗、雀不站、南蛇勒、石莲藤、飞天龙、青蛇勒。

有刺藤本,全株被短柔毛。2回双数羽状复叶,羽片5~8对,托叶锥状;小叶12~24枚,近无柄,矩形或倒卵形,长约1.6~3.5厘米,阔0.8~1.2厘米,先端急尖成细尖,基部圆形,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序轴有刺,被柔毛;苞片大,椭圆形、倒披针形,两面有绒毛;花萼管阔倒卵形,长7毫米,裂片5,矩形,最下1个萼片稍长;花瓣5,红紫色,倒卵形,长约18毫米,阔12毫米,上面1枚花瓣较短;雄蕊10,不等长,花丝分离,下部密被柔毛,花药丁字着生;子房密生细刺,花柱比雄蕊稍长,无毛。荚果椭圆状矩形,长约8~14厘米,宽约4.5~5厘米;密被棕色针状刺,先端圆形而有尖喙,内有种子7粒。花期3~4月。果期5~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沟中空旷的溪旁、路边或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主产云南、广西。此外,广东、四川、江西、福建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种子椭圆形或长圆形,两端钝圆,长约1.2~2.2厘米,直径约0.7~1.2厘米,外面黑褐色或暗棕色,光滑,有的具细密的环状横纹或横裂纹,基部有珠柄残基,旁有小圆形的合点。质坚硬,不易破开。种皮厚约1毫米,内表面灰黄色,平滑而光泽;除去种皮,可见2片棕色肥厚的子叶,富油质,子叶中间有浅棕色的胚芽及胚根。气微,味极苦。以黑褐色、颗粒饱满者为佳。

【性味】

苦,寒。

①《增订伪药条辨》:味极苦涩。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清热,去湿。治哕逆,痢疾,淋浊,尿血,跌打损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伤,止痛,捶烂敷之。

②《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治癍痧症。

③《南宁市药物志》:治疮疡,尿血。

④《广西中药志》:治噤口痢,梦遗,淋浊等证。民间用治流行性感冒。

⑤《四川中药志》:开胃进食,清心除烦,除湿去热。治哕逆不止。

⑥《广东中药》:治夹色伤寒;煎水洗头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

①《广西中药志》:虚寒无火者忌用。

②《四川中药志》:大便燥结者忌用。

【摘录】《*辞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苦石莲  石莲子  老鸦枕头  土石莲子  青蛇子  痢疾  淋浊  尿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苦竹笋        下一篇:苦石莲

>> 返回中药词典K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