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板归
【出处】《万病回春》
【拼音名】Kánɡ Bǎn Guī
【别名】犁头刺藤(《物理小识》),老虎利(《生草药性备要》),雷公藤(《救生苦海》),河白草、霹雳木、方胜板、倒金钩、烙铁草、倒挂紫金钩、犁尖草、括耙草、龙仙草、鱼尾花、三木棉(《纲目拾遗》),刺犁头、蛇不过、急改索、退血草(《植物名实图考》),虎舌草(《天宝本草》),有竻犁牛草(《岭南采药录》),刺酸浆(《贵州民间方药集》),鸡眼睛草、有刺鸠饭草(《福建民间草药》),拦蛇风(《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白竻(《陆川本草》),有刺粪箕笃(《南宁市药物志》),犁头藤、三角藤(《江西民间草药》),蛇倒退、地葡萄(《贵阳民间草药》),有竻火炭藤、火炭藤、大蜢脚、五毒草、火轮箭(《广西中药志》),猫爪刺、蛇牙草、鱼牙草、南蛇风(《四川中药志》),老虎刺、白大老鸦酸、猫公刺、月斑鸠(《湖南药物志》),犁头草、犁头尖(《闽东本草》),水马铃(《上海常用中草药》),有刺三角延酸、三角酸、有刺鸪鹚饭、拦路虎(《福建中草药》),豆干草、酸藤、杠板归(《江西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扛板归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扛板归,又名:贯叶蓼。
多年生蔓性草本,全体无毛。茎有棱,棱上有倒生钩刺,多分枝,绿色,有时带红色,长1~2米。叶互生,近于三角形,长与宽均为2~5厘米,淡绿色,下面叶脉疏生钩刺,有时叶缘亦散生钩刺;叶柄盾状着生,几与叶片等长,有倒生钩刺;托鞘叶状,圆形或卵形,包茎,直径2~3厘米。短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花小,多数;具苞,每苞含2~4花;花被5裂,白色或淡红紫色,裂片卵形,不甚展开,随果实而增大,变为肉质;雄蕊8;雌蕊1,子房卵圆形,花柱3叉状。瘦果球形,径约3毫米,暗褐色,有光泽,包在蓝色花被内。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荒芜的沟岸、河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产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南、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的全草,茎表面紫红色或紫棕色,光滑,有细直纵纹及众多倒生的刺,节处具托鞘碎落的环痕。折断面近方形,纤维性,黄白色,中有白色疏松的髓或小孔隙。叶片多已脱落,残留的叶呈焦黄绿色,多破碎皱缩,质脆易落。花穗着生在顶端,萎落或宿存。气微弱,味淡。
【化学成份】
全草含黄酮甙、蒽甙、强心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鞣质和糖类(蔗糖约7.48%、还原糖约3.4%,淀粉2.884%)。
种子含油3.3%。瘦果含油12.47%。
【性味】
酸苦,平。
①《万病回春》:味酸。
②《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和。
③《南宁市药物志》:酸,平,无毒。
④《贵阳民间药草》:酸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
①《物理小识》:治瘰疬,亦可截疟。
②《生草药性备要》:止泻,浸疳、疔、痔疮,能散毒。
③王安卿《采药志》:治翻胃噎膈,疟疾,吐血,便血,喉痹,食积心疼,虚饱腹胀,阴囊肿大,跌打内肭,发背疔疮,乳痈,产后遍身浮肿。
④《纲目拾遗》:治臌胀、水肿,痞积,黄白疸,疟疾久不愈,鱼口便毒,跌打,一切毒蛇伤。
⑤《植物名实图考》:行血气、治淋浊。
⑥《贵州民间方药榘》:外用治黄水疮。
⑦《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消毒。治痢疾,金疮,湿疹;外用治疥癣。
⑧《四川中药志》:化管生肌。治气虚头昏,哮喘,眼生云翳,水肿。
⑨《闽东本草》,治龋齿。
⑩《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肾炎水肿,风火赤眼,带下,蜂刺。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品0.7~1.5两)。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熏冼。
【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扛板归 犁头刺藤 老虎利 河白草 水肿 黄疸 泄泻 疟疾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