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R --> 人尿

人尿

人尿为人科健康人之小便,滋阴降火,止血散瘀,主虚劳咳血,骨蒸发热,吐血,衄血,产后血晕,跌打损伤,血瘀作痛。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拼音名】Rén Niào

【英文名】Boys'' urine, Urine of Boys

【别名】溲、小便、人溺、轮回酒、还元汤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人科健康人之小便,去头尾,用中间段。一般以10岁以下健康儿童小便为佳,称童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mo

采收和储藏:取健康人的小便,去头尾,用中间一段,一般以10岁以下儿童的小便为佳,名为童便。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为淡黄色溶液。有尿臭,味咸。

【化学成份】

人尿成分复杂而多变,成分的种类及多少,常受饮食及排尿时间的影响。

尿中主要成分有尿素(urea)及氯化钠、钾、磷酸等。尿素是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尿中含量随摄食蛋白质量的多少而转移,在普通情况下,尿中尿素浓度为1.5%-3%。尿中次多的成分有硫酸(无机的)、尿酸(uricacid)、肌肝(creati-nine)、氨、马尿酸(hippuricacid)等。其它量虽少而常有的成分,有酚(phenol)、草酸(oxalic acid)、尿蓝母(indican)、钙、镁等。此外,尿中尚含微量的维生素,如B1、B2、B6、C及叶酸(folic acid);又含多种激素,如17一酮甾类17-ketosteroids)、17一氧皮质甾酮(17一oxycorticosterone)、雌激素(estrogen)、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等。

【药理作用】有止血、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心;肺;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止血散瘀。主虚劳咳血;骨蒸发热;吐血;衄血;产后血晕;跌打损伤;血瘀作痛

【用法用量】内服:取新鲜者温饮,30-50ml;或和入汤剂。

【注意】脾胃虚寒及阳虚无火者禁服。

【附方】1.治骨蒸发热:三岁童便五升,煎取一升,以蜜三匙和之,每服二碗,半日更服。(孟诜《必效方》)2.治肺痿,时时寒热,两颊赤,气急:童子小便,每日晚取之,去初、末少许,小便可有五合,取上好甘草,量病人中指节长短截之,炙令热,破作四片,纳小便中,置于闲净处露一宿,明日平旦去甘草,顿服之,每日一剂,其童便勿令吃五辛。忌海藻、菘菜、热面。(《姚僧但集验方》)3.治产后血晕绝,不识人,烦闷:红兰花三两(新者佳),无灰清酒半升,童子小便半大升。煮取一大盏,去滓,候稍冷服之。(《近效方》)4.治伤胎血结心腹痛:童子小便,日服二升瘥。(《产乳集验方》)5.治打伤瘀血攻心者:人尿煎服一升,日一服。(《唐本草》)6.治少阴病,下利脉微,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猪胆、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伤寒论》白通加猪胆汁汤)7.治疟疾渴甚:童便和蜜,煎沸顿服。(《简便单方》)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人尿须童男者,产后温一杯饮,压下败血恶物,有饮过七日者,过多,恐久远血脏寒,令人发带病,人亦不觉。气血虚无热者,尤不宜多服。此亦性寒,故热劳方中亦用。

2.《纲目》:小便性温不寒,饮之入胃,随脾之气上归于肺,下通水道而入膀胱,乃其旧路也,故能治肺病引火下行。凡人精气清者为血,浊者力气,浊之清者为津液,清之浊者为小便,小便与血同类也。故其味咸而走血,治诸血病也。按《诸澄遗书》云,人喉有窍,则咳血杀人,喉不停物,毫发必咳,血既渗入,愈渗愈咳,愈咳愈渗,惟饮溲溺,则百不一死,若服寒凉,则百不一生。又吴球《诸证辨疑》云,诸虚吐、喀血,须用童子小便,其效甚速。盖溲溺滋阴降火,消瘀血,止吐诸血,但取十二岁以下童子,绝其烹炮咸酸,多与米饮,以助水道,每用一盏,入姜汁或韭汁二、三点,徐涂服之,日进二、三服,寒天则重汤温服,久自有效也。又成无己云,伤寒少阴证,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欲饮水者,加人尿猪胆汁咸苦寒物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人尿    小便  人溺  轮回酒  还元汤  血瘀  吐血  衄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人尿        下一篇:蕤核

>> 返回中药词典R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