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鉴别 --> 细辛的鉴别方法

细辛的鉴别方法

细辛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能。用于风寒感冒、鼻塞头痛、肺寒咳喘、风寒湿痹等证。

 细辛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能。用于风寒感冒、鼻塞头痛、肺寒咳喘、风寒湿痹等证。

 来源 1.辽细辛:又叫北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vat.mandshuricum(Maxim.) Kilag.的全草。

 2.汉城细辛:又名毛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Miq.Var.seoulense Nakai.的全草。

 3.华细辛:又叫会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全草。

 均属多年生草本。生长于灌木丛间、山沟、林缘或山谷湿地。

 产地与分布 辽细辛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近来辽宁省有栽培。华细辛主产陕西、四川、湖北。此外,河南、山东、江西、浙江、安徽等省亦有分布。汉城细辛主产辽宁、吉林,产量小。辽宁也有少量栽培。

 鉴别要点 辽细辛、汉细辛、华细辛同属正品细辛。均具有“根细味极辛烈”的特征。将根折断闻之嚏鼻。

 至于杜衡、双叶细辛、单叶细辛与正品显著不同的特点是根较粗而质脆,味辛而不麻舌,可资区别;而伪品则大多叶形不同,气味各异(有的还有毒),可辨其伪。

 名典鉴别 ①汉·《神农本草经》:“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明目、利九窍。一名小辛。生山谷。”②梁·《名医别录》曰:“细辛生华阴山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③陶弘景曰:“今用东阳临海者,形段乃好,而辛烈不及华阴、高丽者。用之去其头节。”④晋·李当之曰:“细辛如葵赤黑,一根一叶相连。”⑤宋·苏颂曰:“今处处有之,皆不及华阴者为真,其根细而极辛。今人多以杜衡为之。杜衡根似饭帚密闹,细长四五寸,微黄色,江淮呼为马蹄香,不可误用。”⑥寇宗奭曰:“细辛叶如葵,赤黑色,非此则杜衡也。杜衡叶如马蹄之下,故俗名马蹄香。盖根似白前,又似细辛。按沈括《梦溪笔谈》云:细辛出华山,极细而直,柔韧,深紫色,味极辛,嚼之习习如椒而更甚于椒。本草云,细辛水渍令直,是以杜衡伪之也。东南所用细辛,皆杜衡也。杜衡黄白色,拳曲而脆,干则作团,又谓之马蹄。襄汉间又一种细辛,极细而直,色黄白,乃是鬼督邮,亦非细辛也。”⑦明·李时珍曰:“博物志言杜衡乱细辛,自古已然矣。沈氏所说甚详。大抵能乱细辛者,不止杜衡,皆当以根苗色味细辨之。叶似小葵,柔茎细根,直而色紫,味极辛者细辛也。叶似马蹄,茎微粗,根曲而黄色,昧亦辛者,杜衡也。一茎直上,茎端生叶如伞,根似细辛,微粗直而黄白色,味辛微苦者,鬼督邮也。似鬼督邮而色黑者,及己也。叶似小桑,根似细辛,微粗长而黄色,味辛而有臊气者,徐长卿也。叶似柳而根似细辛,粗长黄白色而味苦者,白薇也。似白薇而白直味甘者白前也。”⑧清·《本草从新》:“细辛,北产者细而香,南产者稍大而不香,名土辛,又名马辛,拣去双叶者用。”⑨《本草求真》:“细辛,产华阴者真,去双叶者用。”

 快速鉴别 1.北细辛:根状茎横生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具短分枝,长10~20cm,直径2~4m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2~3mm,分枝顶端有碗状茎痕。根细长密生于节上,长10~20cm,直径约1mm;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基生叶1~3片,具长柄,表面光滑,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心形至肾状心形,全缘,先端急尖,长4~lOem,宽5~12cm,表面淡绿色。有的有花钟形,暗紫色,多皱缩。果实半球形。气辛香,味辛麻舌。

 2.汉城细辛:外形近似上种。但通常叶背的毛较密,叶柄有毛。

 3.华细辛:根状茎较长,节间密,叶通常2枚,叶片较薄,心形,先端渐尖。气味较北细辛弱。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细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西洋参及其伪劣品的性状鉴别        下一篇:识别真假八角茴香

>> 返回中药鉴别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