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理论 --> 瘀血

瘀血

瘀血,又称为恶血、败血、衃血、蓄血等。《说文解字》说:“瘀,积血也。”瘀血,即体内血液停滞凝聚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之一。
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以通为要,瘀血阻于经脉,则血液失于畅行,不通则痛,局部可出现疼痛、青紫、瘀斑、瘀点,或导致癥积肿块,甚则坏死等;经脉淤阻不通,脉络受损,则血逸脉外而见出血紫暗有块等。

  (3)影响新血生成:瘀血阻于经脉之中,可致血液运行不畅,受阻部位得不到血液的濡养滋润,势必导致脏腑功能异常,影响新血的形成,故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说。故久瘀之人,常可见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血液亏虚而失于濡润的症状。

  (4)病位固定:瘀血作为一种有形的病理产物,一旦停滞于体内某一部位,多难以及时消散,故其致病具有病位相对固定的特点,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癥积肿块日久不消等。

  (5)病证繁多:血液在人体的运行无处不到,周流不息,滋润濡养全身,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由此也决定了瘀血致病病位非常广泛,人体全身各个脏腑组织,都有瘀血为患的可能。因瘀血停积的部位不同,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病证。如瘀阻于脑,脑络不通,可致头痛、头晕、健忘、痴呆、癫狂,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语言謇涩、肢体活动障碍等;瘀阻于心,可见心悸气短、心胸憋闷、心前区隐痛或绞痛阵作,或引左臂内侧而痛,甚则唇舌青紫、汗出肢冷等症;瘀阻于肺,可见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气喘咳嗽、咯血,或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瘀阻于肝,结于胁下,可见腹胀纳呆、胁肋刺痛、癥块;脉络瘀阻,则见腹部脉络怒张、面色青黑、面颈胸臂有血痣朱纹;瘀阻胃肠,可见胃脘刺痛、拒按、痛处固定,或见呕血、便血,或大便色黑如漆;瘀阻胞宫,可见小腹疼痛拒按,或痛经、闭经、崩漏、月经不调、经色紫暗有块等;瘀阻肢体经脉,可见肢体麻木疼痛、肿胀青紫等;瘀阻皮下或体内,可见癥积肿块。此外,瘀血阻滞日久,尚可导致痰浊内停,或郁积化热。

  2.病症特点

  瘀血致病,病位广泛,病症错综繁多,但其主要病症特点可归纳如下:

  (1)疼痛:一般表现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势尤甚。

  (2)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在体内多为癥块,按之有形,质地较硬,位置固定。瘀血所致肿块包括内脏肿大、新生物、炎性或非炎性包块、组织增生等。

  (3)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瘀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漆。

  (4)紫绀:面色紫暗,爪甲、肌肤、口唇青紫。

  (5)舌象异常: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

  (6)血管异常:脉涩或结代,或无脉。或人体各部位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或阻塞。

  此外,瘀血致病还常见肌肤甲错,肢体麻木或偏瘫,健忘,精神狂躁,渴不欲饮等症状。

|<< << < 1 2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瘀血  败血  蓄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水湿痰饮        下一篇:阴阳在人体生理功能方面体现

>> 返回中医理论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