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内科 --> 肢体经络病证 --> 痿症(痿病) --> 脾虚肝风型痿症的常用药物

脾虚肝风型痿症的常用药物

钩藤既能平肝熄风,又能清泄肝火,对于肝脾不足、肝风内动所致之四肢瘦削、痿软无力、走路摇摆不稳伴性情急躁易怒、头晕目眩者,本品尤为适宜。

1、钩藤

钩藤 味甘而性微寒,能入肝、心包二经。既能平肝熄风,又能清泄肝火,对于肝脾不足、肝风内动所致之四肢瘦削、痿软无力、走路摇摆不稳伴性情急躁易怒、头晕目眩者,本品尤为适宜。常配合生牡蛎代赭石天麻白芍牛膝墨旱莲、白蒺藜、枸杞子、白僵蚕山药党参大枣黄精等。钩藤以嫩者人药为良。前人使用钩藤熄风时主张“后下”,认为钩藤后下力大,久煎力小。近人实验研究证明,钩藤煮熬超过20分钟,其降低血压的成分即受到部分破坏。

2、天麻

天麻 味甘性平,专人肝经,既能平肝熄风,又具通利血脉经络之效,因此,本型痿蹙可配合镇肝熄风、健脾益气、养血滋阴之品,既能熄风平肝,又能扶土健脾、益气生血以通养患肢肌肉经脉,实乃佳品。常配合钩藤、生牡蛎、地龙、白芍、代赭石、枸杞子、龟板、牛膝、党参、山药、茯苓、黄精、大枣、甘草等同用。《本革新编》:“天麻,能止昏眩,疗风去湿,治筋骨拘挛瘫痪,通血脉,开窍,余皆不足尽信。”

3、僵蚕

僵蚕 成辛而平,能人肺、肝二经,能息内风以解痉挛。本品常与天麻、钩藤、羚羊角、干地龙、白芍、地黄、当归菟丝子、黄精、党参、山药等配伍为用。

4、全蝎

全蝎 味甘,辛。有毒。有熄风止痉的作用,能引各种风药直达病所,对脾虚肝风上扰型痿病之头晕目眩、肢体振摇、行走无力等症,可与天麻、钩藤、生龙牡、干地龙、党参、黄芪、淮山药、大枣、龟板胶等配伍应用。若脾虚不显而肝风过盛,肢体拘挛、抽动甚或强直者,则宜去党参、黄芪等益气之品,加蜈蚣防风同用,则效果为好。本品用量一般为1.5-9克。特殊病重者,可再增重些。单用蝎尾者一般每次3~8条。

5、龙骨

龙骨 味甘而性平,人心、肝、肾及大肠,经质重人心,能镇惊安神,沉降入肝而平抑肝阳,故常作为佐使之药,配合钩藤、天麻、生牡蛎、白芍、干地龙、白蒺藜、龟板、党参、黄芪、山药、黄精、大枣、甘草等治疗本、正。痿病如在肢体瘫痪的同时,伴有心悸不宁、神情不安或失眠多梦,或虚怯多疑等症状者,无论虚实,均可在辨证方药中加入龙骨以提高疗效。龙骨生用平肝潜阳,镇静安神。煅用则有固涩收敛的作用。《别录》:“疗心腹烦满,四肢痿枯……”有湿热、实邪者忌服。

附:龙齿

龙齿:为古代大型哺乳动物如象、犀牛、三趾马等的牙齿骨骼化石。性味涩凉,归心、肝经。功能镇惊安神,适用于惊痛、心悸等症。用量与用法与龙骨同。

6、龟板

龟板 咸而甘平,主人肾经,滋阴力强而作用广泛,凡阴虚火旺、阳亢以及动风,无不宜之。临床上,本证多存在肝肾阴虚的病理基础,所以常以龟板加入平肝熄风的方药中,以育阴潜阳,标本兼治,且龟板尚有益肾健骨之功,故尤为适宜。《丹溪心法》以龟板(酒炙)配炒黄柏各一两半,于姜二钱,牛膝一两,陈皮半两,为末,姜汁和丸或酒糊丸,治疗痿厥,筋骨软,气血俱虚甚者。《药品化义》:“龟底甲纯阴,气味厚浊,为浊中浊品,专人肾脏。……治咽痛口燥……瘫瘫拘挛,手足虚弱。”龟板用量一般为9~ 25克,必要时可用到30~ 60克。孕妇或胃有寒湿者忌服。

附:龟板胶

龟板胶:即龟板煎熬而成的胶块。功效与龟板同,但滋补的作用较强,对肾阴虚所致的痿弱、崩漏等证尤为适宜。一般用量3 N10克,烊化冲服。

7、羚羊角

羚羊角 性味咸寒,主人肝经,兼能归心,功能平肝阳,熄肝风,清肝火,非仅一物而三效,且效捷力佳,故前人有谓“在肝之病,必用羚羊角”,说明其用之广。临床可用于治疗脾虚,肝阴不足,肝阳偏亢之痿病,常配伍白芍、天冬、龙骨、牡蛎、龟板、牛膝、钩藤、党参、山药、黄精、炙黄芪、当归等同用。《本草纲目》:“肝开窍于目,其发病也,目暗障翳,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风,在合为筋,其发病也,小儿惊痫,妇人子痫,大人中风搐搦,及经脉挛急,历节掣痛,而羚羊角能舒之。”羚羊角多研为细粉使用,用量一次可用0.7~1.5克,随汤药冲服。如用羚羊角片煎汤服,一般常用1.5—3克,另煎兑人汤药内服。本品货缺价昂,肝经无热者不用。

现代研究表明:羚羊角含角质蛋白、磷酸钙,维生素A等,有镇静及抗惊厥作用。

8、地龙

地龙能清热熄风,又能通利经气,其性善下行。对脾虚肝风型痿病有平肝熄风、通经复痿之双重功效。常与天麻、钩藤、全蝎、龟板、熟地、当归、党参、黄芪、陈皮、山药、大枣、阿胶等同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脾虚肝风  痿症  平肝熄风  清泄肝火  痿软无力  钩藤  天麻  僵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痰热郁结型痿症的常用药物        下一篇:瘀血阻络型痿症的常用药物

>> 返回痿症(痿病)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