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疗法常用药物--斑蝥
斑蝥又名斑猫、龙尾、小豆虫、花罗虫,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的干燥虫体。主产于辽宁、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于夏秋在晨露未干时捕捉,置器中闷死,晒干。用时去头、足、翅,生用,或与糯米同炒至黄黑色,去米研末用。处方名有:生斑蝥、米斑蝥。
传统药性:辛,寒。有毒。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攻毒蚀疮,本品外用发泡攻毒蚀疮,作用强烈,可治痈疽、瘰疬、顽癣。如《神农本草经》载: “主寒热邪疰,蛊毒,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本草从新》云:“外用蚀死肌,敷疥癣恶疮……”《本草纲目》亦载:“治疝瘕,解疔毒、犬、沙虱毒、蛊毒、轻粉毒。"
现代研究:
成分:南方大斑蝥含斑蝥素(Cantharidin) 1%~1.2%,脂肪12%,以及树脂、蚁酸、色素等。黄黑小斑蝥(台湾产者)含斑蝥素0.97%,但亦有达1-3%者。
发泡作用:斑蝥(主要是其所含的斑蝥素)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局部发赤或发泡。但其组织穿透力较小,作用较缓慢,仅有中度疼痛。通常不涉及皮肤深层,所成的泡很快痊愈,而不留疤痕。对粘膜或皮肤创口作用较剧烈,亦较难痊愈口斑蝥敷贴于穴位上可起到一种“微面积的化学性烧伤性刺激”作用,这种刺激首先作用在皮肤的神经感受器上,通过复杂的神经反射机理而达到止痛及治病的目的。该药口服毒性颇大,可引起胃肠炎及肾炎;特别是肾脏和泌尿道,对斑蝥素很敏感,小量可扩张肾小球,中毒量主要伤害肾小管。斑蝥素易自肠胃吸收,皮肤也能吸收少量。排泄主要通过肾脏,泌尿道受刺激可产生尿急、疼痛等症状。关于斑蝥素引起皮肤棘层松解(Acantholysis)的原理,进行过很多研究,一般认为是由于皮肤中某种酶的参与所致。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为细末或细末用醋、酒、蜜或甘油调敷患部及所选穴位。使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或斑蝥膏少许置于孔中,上面再贴一胶布固定即可,以局部起泡为度。或酒、醋浸汁涂擦患处。
选方
1.治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用“斑蝥为末,以蒜捣膏,和水一豆许贴之,少顷脓出,即去药”。(《仁斋直指方》)
2.治颜面神经麻痹:斑蝥一个,研细,水调贴颊部,向左歪斜贴右侧,向右歪斜贴左侧,起泡即取去。(《山东中草药手册》)
3.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喉炎:斑蝥适量,研末,取少许放清膏药中心,如是扁桃体炎贴患侧颈外压痛处,如是咽、喉炎贴两侧人迎穴,待皮肤起泡(约3~4小时),即可揭去。起泡处用酒精消毒,再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泡,放出液体,涂上红汞,外盖纱布,用胶布固定。(《河北中药手册》)
4.治疟疾:斑蝥七个,麻黄、雄精各一钱二分,朱砂半钱。共研细末,每次用一至三分,放在膏药上,贴头颈项第二骨节处。
5.治剧烈头痛:斑蝥(去头、足)三至五个,研末布包,贴痛处。起泡后,用针刺破,使水流出。(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报道
1.治疗风湿痛、神经痛等:用斑蝥贴敷穴位治疗四肢关节、腰背部的风湿痛(包括职业性良性关节炎、肌纤维炎、风湿性关节炎、因神经血管疾病或外伤而引起的关节疼痛等)及神经痛(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手术或外伤瘢痕区的反射性神经痛等)、传染性肝炎恢复期的肝区痛等,均有一定的近期疗效。据数百例的观察,有效率在90%以上。大多数患者经过1~3次治疗后,症状即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以对急性风湿痛疗效显著。对增生性关节炎无明显效果,对有明显不可逆性的关节炎病变亦不适用。用法:取斑蝥12.5克,雄黄2克,或斑蝥50克,雄黄5克,共研细末,加蜂蜜适量,制成粒状备用。用时按针灸取穴原则选定穴位,然后取绿豆大小的圆粒,置于2平方厘米的胶布中央,贴于选定的穴位上。四肢躯干部位的穴位,一般在24小时后揭去。穴位的皮肤上可出现绿豆大小的微黄色透明小水泡,无明显疼痛,有时周围略痒。水泡通常在4~6小时内结痂脱落。1次敷贴1-3个穴位为宜,多则不超过5个穴位,以便可能交错地进行第2、3次治疗。一般隔3~6天治疗1次,3~5次为一个疗程。每疗程后可休息2~4天。亦可将斑蝥去头足后研成细末,以少许置膏药中心,贴于疼痛关节处,24小时后揭去,局部即发生银杏大小的水泡,以消毒针尖刺破,挤出液体,敷料覆盖。
2.治疗颜面神经麻痹:取斑蝥粉0.2克,置于药油摊得较薄的膏药中心处,然后贴在病侧的太阳穴上(嘴歪向左侧贴在右侧,歪向右侧贴在左侧)。1昼夜后局部发泡,刺破后揩干渗液(防止流人眼内及附近皮肤上),隔2~3日再贴,直至痊愈。局部发泡有感染时,待痊愈后再贴,治疗过程中忌饮酒。据近千例的观察,一般在用药后4~7日内口眼歪斜即渐减轻,10~14日可望痊愈。
3.治神经性皮炎:用斑蝥15克,浸入70%酒精100毫升中,1周后取浸液涂患处。涂药后数小时,局部即起泡,用针刺破,敷料包扎,3~4天后即结痂脱落而愈。如果病灶仍未愈可再次涂药,直至病变组织脱尽。一般涂药1~3次。有人用斑蝥2克浸入65度烧酒100毫升中,7天后取上清液涂于患处,每日1~2次。共治疗神经性皮炎热30例,痊愈25例,显效4例,无效1例,涂药后起泡者7例。治愈病例中,18例随访半年以上,有8例复发,病情较原来轻,经再涂药,很快又治愈。故认为斑蝥有良好的止痒作用,可以阻断因搔痒而引起的恶性循环,使已紊乱的大脑皮层机能得到调整,并消除因搔抓对皮肤的刺激。同时斑蝥还可加速局部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善局部营养,使苔藓化的病理组织吸收消退。
4.治疗传染性疣:取斑蝥12.5克,雄黄2克,’研粉,加蜂蜜适量,调制成膏。用时先将疣之角化层削去,以碘酒消毒,然后取相当疣大小之斑蝥膏,用手搓成扁圆状置于疣面,以胶布固定。经10~15小时,患部即起水泡,疣便浮离皮肤。治疗10例,均痊愈。
5.治寻常疣:治疗寻常疣:常规消毒后,将疣顶部皮肤削去至见血,将活斑蝥去其头,以流出的黄色分泌物涂患处,勿覆盖敷料,12~24小时后可见涂药的疣变成如烫伤的水泡,48~72小时后水泡自行消失,不留疤痕。疣数目多则选较大及发病时间较长者先治,其可自行消退,治疗本病100例,全部治愈。
6.治银屑病:斑蝥2克,半枝莲、甘草各10克,三棱、红花各15克,重楼20克,加50%乙醇适量,配成100毫升复方斑蝥酊,涂患处,每日1次。治疗银屑病32例,总有效90.6%,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反应,其中9例患者皮肤有灼痛和潮红现象;复方斑蝥酊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152例,治愈率为36.8%,好转率为53.3%,总有效率为90.1%。
7.治外阴白斑:用斑蝥1.5克,放入75%酒精100毫升中浸泡2周,滤液涂病变处,涂药2小时局部起水泡,外涂1%龙胆紫预防感染,一般7~10天涂药1次为1个疗程,治疗7例皆愈。
8.治疗鼻炎:有人采用斑螯冷灸治疗各种鼻炎670例。方法:斑蝥一味(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均可),生用去足、翅,研细末,瓶贮备用。用斑蝥粉适量,以水、醋或蜂蜜调为糊状(不宜太稀,以免流溢他处)。印堂穴擦洗干净,病人取仰坐位或仰卧位。胶布一小块,剪一黄豆大小的孔,先贴于印堂穴处,然后将药直接涂于小孔内,外以胶布贴盖,24小时后去掉。一次不愈者,1周后重复使用。本法对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疗效较佳,有效率可达97%以上;对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则次之。冷灸次数最少者1次,最多者7次,平均3次。
按语:斑蝥,辛寒有毒。归肝、胃、肾三经。一般多外用。功可蚀疮、破血散结。治疗痈疽恶疮、顽癣瘰疬、经闭症瘕、风湿痹痛、神经麻痹。斑蝥辛散宣通,印堂为经外奇穴,位于两眉之间鼻根上方,系治疗鼻病头痛的要穴,斑蝥灸印堂可使皮肤充血发赤起泡而起作用。在临床上,斑蝥配甘遂,既能消肿散结,又能清热祛腐,外用治疗牛皮癣、痈肿疮毒均有显著功效。斑蝥配桃仁,既能逐泄瘀血,又能生新血,治疗血脉瘀滞之证,外敷发泡用于妇科痛经、闭经及疮疡、痈肿、外伤等证。斑蝥配大蒜:治头癣、肺痨、顿咳、痢疾、泄泻。二药相配,一偏于解毒杀虫,一偏于通络逐瘀,一温一寒,使大蒜不致过热,使斑蝥不致过寒,又能减低斑蝥之毒性,二药共用消肿攻毒之力大增,外敷对痈疽疔疮可收到较好疗效。斑蝥配薄荷:薄荷味辛能散,性凉,与斑蝥相伍,解毒消肿,软坚散结,外敷治疗瘰疬。
值得注意的是,斑蝥为剧毒药品,有强烈的发赤、发泡作用,外敷面积不宜过大,尤其注意不要让药物误入眼内或口中,以免发生意外,故操作时需慎重仔细,每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贴在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然后将斑蝥少许,置于孔内,.上面再贴一胶布。敷贴时应密切观察,以局部皮肤灼痛起泡为度,立即去除。发泡后的处理:斑蝥发泡灸一般会引起皮肤局部不同程度的发红起泡,水泡局限于表皮,
不侵入深层,除短期色素沉着外,不遗留疤痕,而且停药后色素沉着也会逐渐自行消失。水泡较小者用75%的酒精棉球轻压片刻,促使其尽快吸收;较大者以消毒针头或毫针穿破,放出水液,涂以2%龙胆紫或红霉素眼药膏,外用纱布覆盖,以防感染。据临床观察,发泡的大小,一方面与患者对本品的敏感程度有关,另一方面病情越重,发泡越大,反之则小。在疗效上,发泡作用明显的,疗效较优。实践证明本法具有双向治疗作用,不仅适用于中医辨证中的热证,亦同样适用于寒证。
斑蝥属剧毒药。斑蝥素30毫克即可使人死亡,勿随便内服,如《本草蒙荃》云:“生者误服,吐泻难当。”斑蝥的有效成分为斑蝥素,斑蝥素可由皮肤吸收,而经过肾脏排泄,对肾脏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同部位中斑蝥素的含量不同,以斑蝥胸腹部含量最高,头、足、翅含量极微。为增强其发泡刺激作用,发泡用斑蝥常去头、足、翅,而且用生斑蝥。斑蝥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使用时需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肾脏病患者、体弱者及孕妇发泡忌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发泡疗法常用药物 斑蝥 小豆虫 花罗虫 攻毒蚀疮 痈疽 瘰疬 顽癣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发泡疗法常用药物--大蒜 下一篇:发泡疗法常用药物--毛莨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四月顺时养生:补肾调阴阳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清明养生
- 安康市中医医院运用“换血”技术,成功救治“熊猫血”溶血病新生儿
- 陕西省肿瘤医院安康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成立
- 靶向药物治肿瘤
- 七款养生花茶 缓解春困
- 喝茶养生“六不喝”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