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出汗保平衡 异常汗出要认清
汗腺有助于保持机体阴阳平衡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汗腺有分泌汗液的作用。人类皮肤有超过200万个汗腺,通过正常排汗进行新陈代谢,维持体内平衡及免疫系统的健康。在炎热环境中,在热刺激时,汗腺会分泌大量的极低渗的汗液,使体温降低,从而保护了身体脏腑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转。如果汗腺功能不正常,当人体处在高热状态时,不能发挥分泌汗液的作用,就会使人体处于高热危象,会造成人体的心、脑、肝、肾及血液系统受损伤。除此以外,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皮脂一道构成的皮脂膜,也具有抗菌、润泽的作用。如果汗腺功能不正常,皮脂膜分泌不够,皮肤就会失去润养,变得干燥。
中医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生,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于肌表则为汗液。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情绪紧张、衣被过厚、气候炎热等引起出汗,属于生理现象。生理之汗具有调节体温,保持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因此汗液是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增多或者减少,以适宜气候变化。生理性的出汗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通过出汗来排泄体内废物。
出汗异常是健康警报器
专家介绍说,虽然正常出汗有益健康,但是不正常的出汗却需要警惕,可能是健康出问题发生的信号。
自汗:常日间出汗,活动后更甚,称为自汗。久病体弱,容易感冒,面色晄白者,属于气虚自汗。气虚自汗主要在于心肺气虚,表卫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泄。时时自汗,稍微动一下出汗更厉害,伴有怕冷、肢体不温,属于阳虚自汗。阳虚自汗多为脾肾阳气不足。
盗汗:又称“寝汗”,入睡后汗出,醒后则汗止。盗汗,伴有午后低热、两颧发红、手足心发热、消瘦,属于阴虚内热盗汗,一般多见于阴虚火旺、久病之人,尤以肺结核患者最多见。盗汗,伴有心悸、失眠、多梦、面色暗淡,疲劳,属于心阴血不足。
黄汗:汗出色黄,甚至把衣服染成黄色,伴有发热、胁痛、食欲不振、口苦、尿黄、舌苔黄腻,属于湿热蕴积。
半身汗:指半身多汗,而另半身无汗或汗出甚微。其病变不在有汗的半身,而在无汗的一侧。产生的原因主要因痰、湿等邪阻滞于身体的一侧经脉,气血运行不周,津液布达受阻,以致汗液排泄障碍。
心汗:指心窝部和两乳房中间部位多汗,多因思虑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常见于劳心过度的人。若心胸出汗、气短乏力、健忘、食欲不振、属于心脾气虚。若心胸汗出、虚烦失眠、心悸健忘、头晕耳鸣、腰酸,属于心肾阴虚。
腋汗:指两腋窝乃至胁下出汗的一种表现。汗出不臭,伴有多梦易惊,虚烦不眠,头晕乏力,午后潮热或者手足心发热,多属于肝热阴虚;伴有胸闷纳呆、口苦、渴不欲饮、身重体倦、尿少色黄,属于肝胆湿热。有些腋臭是腋窝部的大汗腺分泌异常所致,多见于中青年年,女性多于男性。
手足心汗:多发生于紧张或激动时,多为生理现象。出汗多则为病理现象。若手心汗出,伴有食欲不振、身重体困、小便黄、舌苔黄腻,属于脾胃湿热;若手足心汗出,伴有身体倦怠乏力、气短、食欲不振、属于脾胃气虚。若汗出,伴有咽干口燥,睡后明显、食欲不振、饥不欲食,属于脾胃阴虚。
调理以上出汗的问题,中医比较有优势,尤其是偏虚证的患者可在秋冬季节尝试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调理,效果较好。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阴阳平衡 异常汗出 自汗 盗汗 黄汗 半身汗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凛冽寒冬悄来临 取暖警惕暖气病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