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特色 --> 发泡疗法 --> 发泡疗法的特点

发泡疗法的特点

发泡疗法是用药物直接刺激穴位,能够激发经络的调节自律作用,发挥经脉“决生死,处百病”的功能,以协调脏腑阴阳的平衡;或作用于局部患处,药力直达病所而发挥疗效。

发泡疗法是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独特的、行之有效的外治法,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和应用,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正如吴师机所云:“余初亦不敢谓外治必能得效,逮亲验万人,始之膏药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作为传统针灸疗法之一,由于其来源于实践,方法简单、使用方便、实用安全、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少、治疗范围广,且具有内服药或其他治疗方法所达不到的效果和特点,因而深受医生、患者的欢迎。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社会需求的提高,简便、效验、价廉、安全的治疗方法将是人们追求的治病方式,这为发泡疗法发挥其优势和特长提供了契机。

一、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发泡疗法不需要高、精、尖或特殊的医疗设备。本法为外治法,不需煎药,不用注射,使用灵活、方便,经言传身教或通过文章介绍,很快即可掌握要领,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患者本人及家属,多可兼学并用,随学随施。

二、经济价廉,取材容易

发泡疗法所用的药物都是常用的中草药,如斑蝥毛茛、白芥子大蒜等都为易取之药,不用贵重药品,药源广泛,药店也多有供应。况且,发泡用药量很少,一般只用3~5克即可。因此,本疗法具有药少价廉,药源广,取材容易,符合简、便、廉的特点。

三、适应症广,疗效显著

发泡疗法可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病症,其适应症十分广泛,临床无论寒热、虚实、表里、阴阳都有其适应症。如用南星、毛茛发泡治疗黄疸及病毒性肝炎;斑蝥、白芥子发泡治疗疟疾;斑蝥、雄黄发泡治疗传染性软疣;蓖麻子发泡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等。可单独运用,也可与针刺、艾灸及内服药物联合运用,能使疗效大大提高。对于某些病症,针刺、艾灸无效时,则可改用发泡疗法,可补针、药之不足,而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四、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少

一般而言,发泡疗法的危险性和毒副作用很小。因是药物施于体表,直达病所,避免了内服药物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且便于观察,随时可见病情反应,疗效好坏,易于分辨,并可随时更换,因此很少发生副作用,比较安全可靠。而且发泡药物处方配伍时,对于配伍禁忌显示出较大的灵活性,即使是药性相反的药物也可配合应用,如《串雅外编》“缩赘瘤”,用甘草膏涂在瘤的四周,用芫花大戟甘遂末醋调,涂在瘤的中央,瘤则缩小至“焦缩”。又如《中医天灸疗法》记载用二甘膏(甘草与甘遂)天灸法治疗尿潴留等。也可用反佐的药物分别内服和外用,避免了药物配伍产生的毒副作用,又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夕卜治寿世方》记载:“小便不通,甘遂末水调敷脐下一寸三分,内以甘草梢煎汤饮之。"再如《串雅外编》治水肿,用“甘遂末涂腹,绕脐令满,内服甘草水,其肿渐去”。“脚气上攻,结成肿核,及一切肿毒,用甘草、甘遂末水调敷肿处”,再“服浓甘草汁”,“其肿可散”。这样灵活运用相反药物,取其相反相成作用,达到了治疗目的。

对于峻猛、剧毒药物,亦不若内治之剂那样严格限制。施灸时对刺激强烈且发泡作用过强的药物,用药量宜少,敷贴时间不要过久;婴幼儿以及皮肤过敏患者,不宜使用强烈发泡刺激药物。天灸发泡,如水泡小的,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的,可用消毒毫针挑破水泡,放出水液,并涂以龙胆紫,或用消炎膏贴敷,以免感染。

发泡疗法是用药物直接刺激穴位,能够激发经络的调节自律作用,发挥经脉“决生死,处百病”的功能,以协调脏腑阴阳的平衡;或作用于局部患处,药力直达病所而发挥疗效,诚如徐大椿所说,“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用膏贴之,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有力”。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发泡疗法  操作简单  适应症广  易取之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发泡疗法的理论基础        下一篇:发泡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 返回发泡疗法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