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特色 --> 小儿捏脊 --> 捏脊疗法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捏脊疗法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捏脊疗法可以振奋督脉以至全身之阳气,疏通经络,条达气血,调和脏腑,从阳引阴,从阴引阳,达到以手法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脏腑是藏于体内的心、肝、脾、肺、肾等脏器。脏腑虽藏于体内,但其活动和变化必定通过外表的证候变化而体现出来,即所谓“藏诸内,必形诸外”,这就是藏象的含义。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之所以能够表现出来,是因为人体内最基本的物质精、气、血、津液由于脏腑的变化,通过经络的传输而达于体表,脏腑经络之气汇聚于体表的某一点,则称为该脏该腑的俞穴。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在体表输注的特定点。《标幽赋》中说:“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即是此意。因此,经络不仅是传输气血的通路,也是病邪传导的途径。外邪入侵必先侵及经络,再入脏腑,造成脏腑病变的发生。 《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总之,正如《医学源流论》中所说:“脏腑有病,而现于肢节;肢节有病,而反现于脏腑。”

背部属阳,为胸中之府,前面有心肺居处,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背者,胸中之府。”腰内有肾,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也。”肾主腰腿,其经贯肾络背。腰背前还有其他脏腑如脾、胃、肝、胆、膀胱、三焦、女子胞等。由于腰背与脏腑经络的密切联系,所以腰背脊部的病变可影响经络和脏腑:经络和脏腑的病变也可循经传至背部。所以说“五脏之系,成附于背。”

背为之阳,有被称为全身阳脉之海的督脉循脊而上,《难经·十八难》说:“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其经脉中大椎穴为三阳经交会之穴,所以说督脉统领一身之阳,全身的阳气运行皆与其有关。而足太阳膀胱经又夹脊(督脉)而行,与督脉交于大椎,会于目内眦,五脏六腑之俞穴皆在其经。足太阳膀胱经上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下与足少阴肾经相连。十二经脉之间循行相通,其八条分支又作为奇经八脉分布全身,十二经又有十二经别和十五络等贯通联络成网。因此,脏腑通过经络及背俞穴等的连属关系,构成了经络相连,气血相注,阴阳相贯,互相通应的统一体。故五脏有病,观其背俞穴,则知病之所脏所腑,取其俞穴而治之,即可以使阳经之气血达于阴经,阴经之气血达于阳经:使在里之气达于肌肤,在表之气达于脏腑。正如李东垣在《脾胃论·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中论背俞穴所说:“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俞”、“六淫客邪有余之病,皆泻在背之腑俞”、“凡治腹之募,皆为元气不足”。“夫阴病在阳者,是天外风寒之邪乘巾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背、脏俞”。故治其“六淫湿、暑、燥、火,皆五脏所受,乃筋骨血脉所受邪,各有背上五脏俞以除之。……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肠俞;中湿者,治在胃俞;中燥者,治在大肠俞”。因此,捏脊疗法可以振奋督脉以至全身之阳气,疏通经络,条达气血,调和脏腑,从阳引阴,从阴引阳,达到以手法治愈疾病的目的。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捏脊疗法  脏腑经络  俞穴  阳气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捏脊疗法与阴阳气血的父系        下一篇:小儿捏脊疗法的历史及发展

>> 返回小儿捏脊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