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特色 --> 中医针灸 --> 器具技法 --> 间接灸疗法

间接灸疗法

间接灸也叫隔物灸、间隔灸,即利用其它药物将艾炷和穴道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

间接灸也叫隔物灸、间隔灸,即利用其它药物将艾炷和穴道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这样既可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还可借间隔物之药力和艾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更大的治疗效果。该法种类很多,被广泛应用于内、外、一妇、儿、皮肤、五官等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较好疗效。依其衬隔物品的不同,它又可分为40余种具体灸治方法。

【操作方法】

一、隔姜灸

取新鲜生姜1块,切成厚约o.3厘米的姜片(大小可视施灸部位及所用艾炷大小而定),用针于中间穿刺数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如病人施灸过程中觉局部有热痛感,可将姜片连同艾炷向上略略提起,稍停放下再灸,以至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一般每次选2~3穴,每穴灸2~3壮,可据病情反复灸治。

二、隔蒜灸

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隔蒜片灸:取新鲜独头紫皮大蒜,切成O.1~0.3cm,厚的蒜片,用细针于中间穿刺数孔,放于穴位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每灸3~4壮后,可更换蒜片,继续灸治。隔蒜泥灸:取新鲜大蒜适量,捣如泥状,放于穴位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灸之。另外将蒜泥平铺于脊柱上(自大椎穴至腰俞穴),宽约2cm,厚约0.5cm,周围用桑皮纸封固,灸大椎、腰俞穴数10壮,以灸至患者口鼻内觉有蒜味为度,此法称之为长蛇灸。

三、隔附子

分隔附子片灸和隔附子饼灸两种。隔附片灸:取熟附子用水交透后,切成0.3~0.5cn厚的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放于施釜部位,上置艾炷点燃灸之。隔附子饼灸:附子研成细粉,加白芨粉或面粉少许(用其粘性),再以水调和捏成厚约0.3~0.6cm的药饼,待稍干,中间用针刺数孔,放于局部灸之。也有用生附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共为细末,以炼蜜调和制成0.5cm厚的药饼,扎数孔,置局部施灸的。

四、隔葱灸

即把葱切成o.3~0.5cm厚的葱片或把葱白捣烂如泥状,敷于脐中及四周,或敷于患处,上置艾炷施灸,以内部感到温热舒适,无灼痛为度。一般灸5~10壮为宜。

五、隔韭菜灸

取韭菜连根适量洗净,捣烂如泥状,制成如同5分硬币圆饼,放在疮面局部,置艾炷灸之。

六、隔胡椒

取白胡椒末适量,调面粉制成厚约O.3cm的药饼,中央捏成凹陷形,内置药末(丁香、麝香、肉桂等),上置艾炷灸之,每次灸5~7壮,以觉温热舒服为度。

七、隔豆豉灸

又称豆豉灸:取豆豉适量捣烂制饼(可用水或黄酒调和),如疮口大,厚0.6厘米,扎数孔,置疮面上放艾炷点燃灸之。

八、隔蟾灸

取活蟾蜍1只,剖腹去肠(或剥取皮),放患处上置艾炷灸之。

九、隔矾灸

用皂矾500g(煅),穿山甲3g(煅存性),木鳖子8g(煅存性),乳香没药各5g。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施灸时取药末适量,用凉水调和制成药饼,贴于患处,上置艾炷灸之。

十、隔巴豆

又称巴豆灸法:取巴豆一味(不去油)或配用黄连,捣烂成糊状,填入脐中,或制饼放入脐中,上置艾炷灸之,以效为度,不拘壮数,少者3~5壮,多者可至百壮。灸毕,以温湿毛巾拭净皮肤,防止药物刺激局部发泡生疮。

十一、隔蛴螬

又称蛴螬灸法:取蛴螬1个,剪去两头,贴于疮口,上置艾炷灸之。每个蛴螬灸7壮,7个蛴螬为1疗程。

十二、隔甘遂

取甘遂末适量,加入面粉用水调成膏状,敷于脐中,上置艾炷施灸。

十三、隔皂角灸

取皂角切成片状,放患处上置艾炷灸之。

十四、隔蚯蚓

取活蚯蚓若干条,放入水中吐泥后再用,捣烂捏成饼状,敷于患处,上置艾炷点燃灸之。

十五、隔陈皮

取陈皮适量,研为细末,用生姜汁调如糊状,敷于中脘神阙穴,上置艾炷灸之。

十六、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间接灸疗法  霍乱吐泻  痢疾  中风脱证  虚脱休克  感冒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雷火针疗法        下一篇:温灸筒

>> 返回器具技法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