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保健 --> 中医养生 --> 膳食养生 --> 吃月饼也要望闻问切

吃月饼也要望闻问切

说起中秋,吃月饼是中秋节约定俗成的习俗,专家介绍,吃月饼也要讲究望、闻、问、切。

月饼

说起中秋,就不得不提月饼,吃月饼是中秋节约定俗成的习俗,因为月饼被视为美满幸福、合家团圆的一种象征。那么,如何健康食用月饼呢,专家介绍,吃月饼也要讲究望、闻、问、切。

望其色 仔细观察确认月饼包装完好,打开包装,观察色泽是否均匀,是否存在焦糊或霉变现象。

闻其味 闻一下味道,注意是否有异味,如果月饼有一股“哈喇”味或是腐败气味,就不能再吃了。

问其期 通俗地说就是查看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另外,每一份食品包装都有食品成分表,我们应该依据食品成分表控制自己的食量,计算热量的摄入。

切其质 一般广式月饼是薄皮大馅、按上去比较绵软,如果变硬则表示可能风干变质。而酥皮月饼则酥软有层次感,如果按上去粘手或变砣则可能是受潮变质,质量低劣的月饼通常皮馅坚韧没有酥松感。

对于中秋节为何有吃月饼的习俗,专家解释,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特殊人群不宜多吃

月饼是中国传统节日不可多得的美食小吃,但无论何种口味的月饼,几乎都是高热量、高糖和高脂肪食品,吃多了不仅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和上火,而且还容易引发其他疾病。一般人每日月饼的摄入量不宜超过100克。

需要注意的是,肥胖或高血压、高血脂人群不宜食用,因为进食月饼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会升高,血液会变得黏稠;有胃病或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宜食用,因为月饼里含有大量糖分、油脂,还有各种不易消化的馅料,这些都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肠胃;老人、小孩、消化功能弱的人也应少吃;有肝病、胆囊炎、胆结石的人不宜,肝病患者食道底部或者胃部的静脉发生曲张变形,吃干、粗的月饼时,肠胃负担过重,有血管破裂大出血的危险。有胆囊炎、胆结石的人吃月饼后也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有急性胰腺炎危险。

与饮料、粥同食易升血糖

有些人吃月饼怕太干,会搭配粥或饮料一起吃,但月饼、粥、甜饮料含有大量糖分,会迅速升高血糖,不仅对糖尿病人不适合,对普通人的身体也不利,容易发胖。

吃鲜不吃陈

月饼含脂肪较多,存放过久,容易发生变质。新鲜月饼圆正饱满,感观好,鲜味浓,味美可口。陈月饼油脂已氧化酸败,失去原有风味,甚至产生一种令人不快的“哈喇”味,更不利于健康,最好是现买现吃。

宜先咸后甜

如果要品尝的月饼比较多,应先吃咸的,后吃甜的,这样才能把两种月饼的味道品尝出来。如果备有甜、咸、海鲜味三种月饼,应先吃海鲜味,后吃咸味和甜味。如果备有甜、咸、海鲜、辣四种口味月饼,应先吃鲜味,后吃咸味,再吃甜味,最后吃辣味。

搭配“伴侣”有讲究

吃月饼时可以配合吃味酸、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番石榴、橙子西瓜香蕉等,有助于消除食积,促进消化。如吃月饼时配热茶或温开水,一则可以止渴,二则能去除异味、解油腻、促进消化。普洱茶、绿茶、茉莉花茶、菊花茶都是不错的选择。千万不要喝冷饮,避免导致消化不良或者腹泻。专家最后提醒,中秋节,阖家团圆,顿顿大餐加上月饼本身难以消化,配上以下几款中药代茶饮,可以起到消食导滞、行气除胀等功效。

山楂布渣叶茶 山楂5克,布渣叶5克,泡茶频饮。消胃肠积滞,山楂、布渣叶均善于消肉食积滞,对于过食肉类、油腻者尤为适宜。

双芽饮 谷芽麦芽各15克。两者以开水煎煮约15~20分钟,作茶频饮。可消胃肠积滞。

双子茶 莱菔子15克,决明子30克。两者以开水煎煮约15~20分钟,作茶频饮。可消积导滞、行气通便。莱菔子,即萝卜籽,善于消食化

|<< << < 1 2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吃月饼  望闻问切  中秋节  美食小吃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蜂蜜帮你解秋燥        下一篇:

>> 返回膳食养生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