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D --> 当归

当归

当归用于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出处】

1.陶弘景:今陇西叨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归。四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历阳所出,色白而气味薄,不相似,呼为草当归,阙少时乃用之。

2.《唐本草》:当归苗有二种,于内一种似大叶芎穷,一种似细叶芎穷,惟茎叶卑下于芎穷也。今出当州、宕州、翼州、松州,宕州最胜,细叶者名蚕头当归,大叶者名马尾当归,今用多是马尾当归,蚕头者不如,此不复用,陶称历阳者是蚕头当归也。

3.《纲目》:当

【拼音名】Dānɡ Guī

【英文名】Chinese Angelica

【别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采收和储藏:一般生长2年才能采挖。在10月下旬挖取,抖净泥土,去残留叶柄,待水分稍蒸发后,扎把,搭棚熏干,先用湿柴火熏烟,使当归上色,至表皮呈赤红色,再用煤火或柴火熏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4-1m。根圆柱状,分枝,有多数肉质须根,黄棕色,有深郁香气。茎直立,绿以或带紫色,有纵深沟纹,光滑无毛。叶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柄长3-11cm,基部膨大成管状的薄膜质鞘;基生叶及茎上部叶轮廓为卵形,长8-18cm,宽15-20cm,小叶片3对,下部的1对小叶柄长0.5-1.5cm,近顶端的1对无柄,末回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2cm,宽5-15mm,2-3浅裂,边缘有缺刻锯齿,齿端有尖头,叶下面及边缘被稀疏的乳头状白色细毛;茎上部叶简化成囊状鞘和羽状分裂的叶片。复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长4-7cm,密被细柔毛;伞辐9-30;总苞片2,线形,或无;小伞形花序有花13-36;小总苞片2-4,线形,萼齿5,齿形;花瓣长卵形,先端狭尖,内折;花柱短,花柱基圆锥形。果实椭圆形至卵形,长4-6mm,宽3-4mm,背棱线形,隆起,侧棱成宽而薄的翅,与果体等宽或略宽,翅边缘淡紫色,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栽培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为低温长日照作物,宜高寒凉爽气候,在海拔1500-3000m,左右均可栽培。在低海的友地区栽培抽苔率高,不易越夏。幼苗期喜阴,透光度为10%,忌烈日直晒;成株能耐强光。宜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不宜在低洼积水或者易板结的粘土和贫瘠的砂质土栽种,忌连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在海拔高(1700m以上),气温低的地区,可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海拔低(1700m以上)、气温稍高的地区,可于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各,播前在整好的畦面上开横沟,沟距30cm,深3-5cm,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1hm2用种量11.25-15kg,稍加镇压,覆细土或细粉肥,再覆盖薄层短草。育苗移栽:甘肃在6月上、中旬;云南在6月下旬播各,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覆盖细土,再盖草。8月上旬揭去盖草,除草1-2次,10月上旬挖苗,扎把,堆藏。定植地于秋季深耕,施足基肥,翌年4月栽种前耕翻,杷平,按行株距25-35cm开穴,每穴栽2-3苗,覆土2-4cm。幼苗生长过大,越冬时有足够营养物质时容易通过春化,第2年提早抽苔,根木质化,失去药用价值;药苗过小,也直接影响根的间和质量。因此,各地应选择适宜的播种量,培育中等苗子,降低抽苔率而获得高产。此外,应选择中等成熟度的种子,不使用提早抽茎植株所结种子。

田间管理 5月苗高5-7cm时除草,要求早除浅除,6月苗高13-17cm时第2次除草,除深除净,并培土,除第2、3次草时,结合拔除抽苔植株,增施饼肥、硝酸铵或尿素等。

【性状】

根头及主根粗短,略呈圆柱形,长1.5-3.5cm,直径1.5-3cm,下部有3-5条或更多的支根,多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4-1cm。表面黄棕色或棕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当归  月经不调  经闭  症瘕结聚  干归  马尾当归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当归        下一篇:钓杆柴

>> 返回中药词典D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