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疗法的常用复式手法
【临床应用】本法能通窍健脾、理气定喘,用于治疗胸胁胀满、寒热往来、喘息气短、腹胀腹痛等病证。
凤凰鼓翅法
该法是以操作时的形象命名的。术者左手拇指掐患儿精宁穴,右手拇指掐威灵穴,两手食中指分别夹住患儿腕部上下摇动,如凤凰拍打翅膀之状,故得名。
【手法要领】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坐其身前,用双手拇指甲分别掐按患儿手背部精宁、威灵二穴,两手食中指相对央住患儿腕部上下摇动,状如凤凰拍打翅膀。此法属强刺激手法,临床可根据患儿病情之不同,辨证施术,用力要适当,掐后加揉,以缓和疼痛反应,每穴各掐5-10次,摇动患儿手腕20次左右。
【临床应用】本法能开窍豁痰、醒神止惊、除湿消肿,用于治疗风火相煽、痰蒙清窍、神昏惊搐、喉间痰鸣、湿困脾土、肌肤黄肿等病证。
老虎吞食法
该法是以操作时的形象命名的。仆参穴为一急救用穴,功能开窍醒神,古时术者操作时“将口咬之,则回生”,故名日“老虎吞食”。
【手法要领】患儿被家长抱着,术者坐或蹲患儿足旁,将干净丝绢盖在该足跟部,即昆仑穴与仆参穴上,用拇、食二指相对掐此二穴,以苏醒为度。用拇、食二指相对掐此二穴时,用力适当,以患儿苏醒为度,掐醒后,可以手指面揉之,以减轻不适感。
【临床应用】本法能开窍醒神、镇惊定志,用于治疗急惊风、癫痫发作、高热惊厥等病证。
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法
该法是一组穴位小处方,将脐、龟尾及七节骨三穴和相应的手法组合起来依次操作,故名。
【手法要领】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坐其身旁,用一手手掌或食、中、无名三指指面着力揉脐;一手用中指指面揉龟尾穴;再令患儿俯卧用拇指螺纹面或食中二指指面自龟尾穴向上沿七节骨推至命门穴为补,或自命门穴向下沿七节骨推至龟尾穴为泻。操作时应注意先后次序,在沿七节骨做上下推擦时可配合使用介质,以免损伤患儿皮肤。操作100-300次。
【临床应用】该法能通调任督二脉之经气、调理肠腑、止泻导滞,用于治疗泄泻、痢疾、便秘等病证。本法的补泻主要取决于推擦七节骨的方向,推上七节骨为补,能温阳止泻;推下七节骨为泻,能泄热通便。
开璇玑法
该法以操作部位与其功效相结合而命名。“璇玑者,胸中、膻中、气海穴是也。”“开”即开通闭塞之意,喻本法功能宣通气机,治疗“痰闭胸闷,咳喘气促”。另外,“开”也是分推法的形象比喻。
【手法要领】医者先用两手拇指自患儿璇玑穴沿肋骨向两侧分推,并白上而下分推至季肋;再从胸骨下端之鸠尾穴处向下直推至脐部;再用三指摩或四指摩法以脐为中心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推摩患儿腹部;再从脐部向下直推至小腹部;最后再令患儿俯卧,作推上七节骨。本法包括了分推璇玑、膻中,直推中脘,摩脐、腹,直推小腹,推上七节骨等5种操作法、并依次有序操作:操作时,要避风寒,室内温度适宜;医者在操作前要搓热双手。上述各法操作50-100次。
【临床应用】本法具有宣通气机、消食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痰闭胸闷、咳喘气促、食积、腹胀、腹痛、呕吐、泄泻、外感发热、神昏惊搐等病证。
按肩井法
该法是依据手法及操作部位的名称而定名的。术者用一手食指或中指指面着力,先掐,然后按揉患儿肩井穴,故得名。
【手法要领】患儿取坐位,术者坐其身前,用一手食指或中指指面着力,先掐、后按揉患儿肩井穴;用另一手拇、食、中三指拿捏住患儿食指和无名指或中指,令其掌面向下,然后以肘关节为中心摇动其前臂。手法宜轻柔缓和,以患儿能够耐受为度,一般在诸手法用毕后用此手法结束,具有关门之意,与分手阴阳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捏脊疗法 复式手法 二龙戏珠法 凤凰展翅法 苍龙摆尾法 黄蜂入洞法 打马过天河法 双凤展翅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厌食小儿捏脊疗法 下一篇:捏脊疗法的基本推拿手法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