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受损导致泄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一般无脓血和里急后重。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直下而势急者为泻。因各种原因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或元气不足,脾肾虚衰,湿邪内盛所致。
病因病机
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及脏腑虚弱等,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1、急性泄泻
因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或暑湿热邪,客于肠胃,脾受湿困,邪滞交阻,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及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水谷夹杂而下,发生泄泻。
2、慢性泄泻
因脾胃素虚,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受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清浊不分而下;或情志不调,肝失疏泄,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或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
证候表现
1、肾气阴两虚证
主要表现:形体消瘦,面黄肌瘦,手足心热,精神萎靡,肢体倦怠,不思饮食,食后泄泻,舌红苔少,脉虚弱。
2、肾阳虚衰证
主要表现:黎明泄泻,腹中雷鸣,脐部疼痛,痛连腰背,肢冷膝寒,五更泄泻,久而不愈,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疗方法
一、辨证治疗
1、肾气阴两虚证
治法:补肾滋阴,益气止泻。
党参15克,茯苓15克,山茱萸10克,泽泻10克,白术15克,怀山药15克,扁豆15克,莲子肉15克,生薏苡仁15克,砂仁10克,桔梗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l剂,日服2次。
2、肾阳虚衰证
治法:温肾壮阳,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丸加减。
补骨脂15克,肉豆蔻15克,吴茱萸5克,五味子10克,炮姜6克,怀山药15克,白术12克,莲子10克,茯苓15克,杜仲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畏寒肢冷明显者,可加附子9克(先煎)、干姜6克,以温阳散寒;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者,可加黄芪15克、党参12克、诃子肉9克、赤石脂9克,以益气健脾,固涩止泻。
二、其他治法
1、中成药
金匮肾气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淡盐开水送服。
补肾健脾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淡盐开水送服。
参茸地黄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淡盐开水送服。
2、针灸
配穴:脾虚者,加脾俞、太白;肝郁者,加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命门。
操作:神阙用灸法;天枢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公孙用补法。配穴按补法操作。
3、验方
三仁补肾止泻饮:
生薏苡仁15克,白豆蔻仁10克,砂仁10克,杜仲15克,茯苓15克,生姜10克,红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骨蔻参芪汤:
补骨脂15克,肉豆蔻10克,高丽参10克,黄芪30克,生姜10克,红糖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莲诃暖肠止泻饮:
茯苓15克,诃子10克,莲子15克,杜仲10克,高丽参10克,核桃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食疗
参芪山药鱼汤:
高丽参10克,黄芪30克,怀山药20克,鲤鱼1条(约250克),生姜15克,加适量调料一同煮汤。
羊肉栗子芪苓煲粥:
羊肉100克,栗子肉50克,黄芪30克,茯苓15克,生姜15克,大米200克,同煮,加油盐调味食用。
荔枝怀山莲子粥:
干荔枝肉50克,怀山药15克,莲子10克,高丽参10克,生姜10克,大米100克,共煮粥食用。
参杜白果苡米水:
白果仁10克,高丽参10克,杜仲15克,生苡米60克,加水适量煮烂,加红糖调味服用。
白果蒸鸡蛋:
将鸡蛋1只开1小孔,放入白果仁5克,用纸贴封小孔,放碟中隔水蒸熟,内服鸡蛋。每日1次,连服数次。治小儿虚寒腹泻。
预防与调摄
1、患者喜暖恶寒,卧室应温暖向阳,通风良好。多加衣被,必要时以热水袋保暖。因常五更登厕,必须注意防寒,以免受凉。
2、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以识别顺证和逆证。若腹泻突止,而其他症状不见好转,或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深长,神志恍惚,眼窝下陷,皮肤干燥,少尿或无尿等,是病情恶化的表现,应通知急诊医生予以处理。
3、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体力,适当鼓励其起床活动,进行锻炼。冬天多晒太阳,以使阳气振奋,驱除寒邪。
4、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原则。多选用补中益气之食品,如胡桃、山药、狗肉、动物肾脏等,并可加胡椒、姜等调味品,既可增加食欲,又能除湿寒。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养生
-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位老中医
- 治落枕 揉手背
- 冬吃荠菜有滋味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