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肾虚 --> 肾虚的常见病证 --> 多种方法治疗肾虚引起的泄泻

多种方法治疗肾虚引起的泄泻

肾气阴两虚证型的泄泻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面黄肌瘦、精神委靡、肢体倦怠、手足心热、不思饮食、食后泄泻。宜以补肾滋阴,益气.工上泻为原则进行治疗。

古人籽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在生活中,腹泻的经历几乎每一个人都曾有过,其痛苦和烦恼也是不言自明的。曾有一位患者在文章中写道:肚了很痛,一天主要的工作就是跑厕所口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不敢吃东西。本以为这样就没事了,可是-一天照样跑好几次厕所。因为每天要跑很多次厕所,不但身体会觉得虚脱无力,整个人的精神也会受到影响,无法安心于工作和学习,而且这种焦躁还会使身边的人感到不愉快。如果是在外出时,频繁地跑厕所不但有诸多不便,有时甚至还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尴尬。

泄泻的原因比较多,比如脾胃功能出现问题、湿邪入侵等。在这里,我主要给-人家讲一讲因肾虚导致的泄泻的治疗。肾虚导致的泄泻一般为慢性泄泻,所以这种泄泻有如下特点:发病比较缓慢,不像急性泄泻那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另外就是病程比较长久。如果患者泄泻并有以上症状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肾虚导致的。

中医根据肾虚泄泻所表现的不同症状将其分为肾气阴两虚证和肾阳虚衰证两种证型。

肾气阴两虚证型的泄泻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面黄肌瘦、精神委靡、肢体倦怠、手足心热、不思饮食、食后泄泻。宜以补肾滋阴,益气.工上泻为原则进行治疗。方药可选六味地黄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其组方为:桔梗5克、甘草5克、山茱萸10克,泽泻10克、砂仁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怀山药15克、扁豆15克、莲了肉15克,生薏苡仁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口服2次日也可选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合参苓白术散治疗,参照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

肾阳虚衰证型的泄泻主要表现为黎明泄泻,腹中雷鸣,脐部疼痛,痛连腰背,肢冷膝寒,久而不愈。治疗时宜温肾壮阳,固涩止泻。方药可选四神丸加减。其组方为:吴茱萸5克、炮姜6克、莲子10克,五味子10克、白术12克、补骨脂15克、肉豆蔻15克、怀山药15克、茯苓15克、杜仲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口服2次。畏寒肢冷明显者,可加附子(先煎)9克、干姜6克,以温阳散寒;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者,可加黄芪15克、党参12克、诃子肉9克、赤石脂9克,以益气健脾,固涩止泻。也可选用中成药四神丸治疗,参照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

还可以使用穴位辅助治疗。可以选用神阙穴、天枢穴、公孙穴,足三里穴、太溪穴、巾脘穴中的一一个或者几个,方便的时候多按揉按揉。

泄泻患者除了进行药物和穴位治疗外,在饮食上应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原则。多选用具有补中益气功能的食品,如胡桃、山药、狗肉、动物肾脏等,并可加胡椒,姜等调味品,既可增加食欲,义能除湿寒。如果不喜欢用药物治疗的话,也可以从下面的药膳方中选择中意的药膳进行调理。

芪山药鱼汤:鲤鱼1条(约250克)、高丽参10克、怀山药20克、黄芪30克、生姜15克,加适量调料一同煮汤。

羊肉栗子芪苓煲粥:羊肉100克、茯苓15克、生姜15克、黄芪30克、栗子肉50克、大米200克,同煮,加油盐调味食用。

枝怀山莲子粥:莲子10克、高丽参10克、生姜10克、怀山药15克、干荔枝肉50克、大米100克,共煮粥食用。

参杜白果苡米粥:白果仁10克、高丽参10克、杜仲15克、生薏苡仁60克,加水适量煮烂,加红糖调味服用。

白果蒸鸡蛋:将鸡蛋1只开一个小孔,放入白果仁5克,用纸贴封小孔,放碟中隔水蒸熟,内服鸡蛋。每日1次,连服数次。对小儿虚寒腹泻效果很好。

有泄泻问题的人,应根据病情和自己的体力,适当多起床活动,进行锻炼。患者还应多晒晒太阳。最好找个安静、光线也比较好的地方。晒太阳的过程中,要将身心放松下来,这样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肾虚引起泄泻  肾虚病证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填补肾精治疗肾虚性腰痛        下一篇:辨清肾虚治虚喘

>> 返回肾虚的常见病证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20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