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肾虚 --> 肾虚的常见病证 --> 辩证调理肾虚可治更年期综合征

辩证调理肾虚可治更年期综合征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发生在绝经前后,“七七之年”(45~55岁左右),此时女性先天之气逐渐衰微,天癸将竭,精气不足,引起机体阴阳失衡,要么导致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要么导致肾阳虚衰,虚寒内生,要么导致阴阳两虚。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发生在绝经前后,“七七之年”(45~55岁左右),此时女性先天之气逐渐衰微,天癸将竭,精气不足,引起机体阴阳失衡,要么导致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要么导致肾阳虚衰,虚寒内生,要么导致阴阳两虚,进而出现一系列因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紊乱而出现的症状,如月经紊乱、头晕目眩、面色潮红、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失眠心悸、体倦乏力、抑郁多虑、情绪不稳等。肾虚是更年期综合征的致病基础,所以要从根本上治疗,必须养肾补肾。

更年期综合征有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阴阳两虚证三种证型。

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以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潮热出汗、烦躁激动、腰酸腿痛等为典型症状,伴有皮肤干燥、口干、便干、瘙痒等症状。如果选择方药治疗,可用左归丸加减口其组方为: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麦冬15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制何首乌10克、龟甲30克、山药30克,桑寄生30克。每天l剂,水煎取600毫升,分3次温服。也可选用中成药左归丸或六味地黄丸治疗,可参照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

肾阳虚型更年期综合征以多怕冷、白汗、腹胀、便溏、夜尿频、月经量、腰酸背痛为典型的症状。治疗原则为温肾扶阳,调养冲任。方药可选右归丸加减。其组方为:肉桂5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0克,制附了(先煎)10克、鹿角胶(烊化)10克、高丽参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菟丝子15克、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每天1剂,水煎取600毫升,分3次温服。也可选用中成药右归丸治疗,可参照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

肾阴阳两虚型更年期综台征可见头晕耳鸣、烦躁失眠、烘热汗出等肾阴虚证常见症状,同时还可见怕冷、精神委靡、浮肿疲乏、腰酸背痛、自汗、腹胀,便溏、夜尿频等肾阳虚证常见症状。治疗时宜滋阴补阳,调养冲任。方药可选-二仙汤合二至丸加减。其组方_为:仙茅10克,当归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巴戟大15克、仙灵脾15克、女贞子15克、墨旱莲30克、西洋参10克、麦冬10克、山茱萸10克、当归10克、五味子10克。每天1剂,水煎取600毫升,分3次温服。也可选用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治疗,可参照说明书或遵医嘱使用。

食疗也是不错的选择,大家可以参照下面几个食疗方在家自己做口莲子参芪百合粥:西洋参10克、黄芪15克、莲子30克、百合30克、粳米30克同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绝经前后伴有心悸不寐、怔忡健忘、肢体乏力、皮肤粗糙患者。

归圆甘麦饮:当归身10克,桂圆肉30克,小麦30克,红枣10枚,甘草10克,水煎每日早、晚各服1次。绝经前后伴有潮热出汗、烦躁心悸、忧郁易怒、面色无华的患者服用效果更佳。

赤豆莲子苡仁红枣粥:红枣10枚,赤小豆、莲子、薏苡仁、粳米各30克,入锅煮粥,每日1次。适用于更年期有肢体水肿、皮肤松弛、关节酸痛者。

怀杞枣葚汤:枸杞子10克、红枣10枚、桑葚15克、怀山药30克、瘦肉300克,共入锅炖汤,每日饮汤1次。适用于更年期头晕目眩、困倦乏力、心悸失眠,饮食不香及面色苍白者。

穴位按摩也能辅助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选择阴交穴、肾俞穴、神门穴、足三里穴、气海穴中的一个或数个穴位,方便的时候按摩一下,一般每次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长期坚持,能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

更年期女性应注重起居调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做到生活有规律。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_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参加一一些文体活动及社会活动,以丰富精神生活,增强身体素质。饮食上应少食辛辣及牛冷制品,做到饮食有节。可以维持适度的性生活,这样有利于生理和心理健康口由于更年期女性多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烦躁,所以平时应尽量多与家人沟通,疏导新发生的心理障碍,家人、朋友也应多给予理解、安慰,避免不必要的语言冲突和精神刺激。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肾虚可治更年期综合征  肾虚病证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补肾强肾治疗女性不孕        下一篇:对症治疗肾虚引起的早泄

>> 返回肾虚的常见病证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20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